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为薪 (第2/3页)
,下层无墙,可观四面风景,上层修有围栏小室,方便皇帝与荀攸等几个亲信休息:“棉花此物不难种植,五口之家,只需有农夫辟出一坡地、巧妇针穿织造,便能得获岁末御寒之物,这可比草絮丝麻要好多了。”
荀攸顺着皇帝的目光往栏杆外看去,天地之间被万道霞光染得金黄,虽是秋末,却像是丰收的景象:“今年大司农与劝农令已奉诏督劝各处郡县守令、及其下农曹掾,使其多劝黎庶遍植,只是今岁逢旱,成效微薄。想是明年以后,或能得见其大用。”
“那韩遂进来的青炭呢?”皇帝似乎很是关心荀攸以及荀悦的生活起居、穿衣保暖,这让随行的黄门侍郎射援、法正等人很是艳羡:“据说西河郡与太原郡开采压制的石炭也能有‘无烟有光,灼灼逼人,经时持久’之效,只是颜色漆黑难看,鲜见有富室摆上厅堂。”
并州的范围相当于后世的山西、陕北,盛产煤炭,古称‘石炭’。只惜时人不善利用,穷人家无力开挖,只能采伐柴薪;富人家无心去做,宁肯烧炭。多少年来,也只有并州本地的百姓善于拣选煤炭取暖,而没有成为一个基本的产业。
皇帝在征讨河东、进剿南匈奴后,除了最北的几个郡尚在乌桓、鲜卑人之手以外,算是在并州大部分地方恢复了汉家统治。刘虞军事不行,治民是一把好手,在他的主持下,并州虽不说富庶,但也是清平安静,百姓安居。尤其是在俘获了一大批南匈奴俘虏,以及收纳了南匈奴残余部众人口、并且编户齐民以后,刘虞与各郡太守利用这些劳动力四处修筑道路、完备城防。因为皇帝提过并州煤炭此事,并州上下官员也尽心的驱使匈奴俘虏去开采煤炭,导致并州一年开采的煤炭足有数十万斤。
廉价的煤炭不仅满足并州官民的冬日需求,还流入到了关中,尤其是在皇帝命能工巧匠聚集的尚方监研制出蜂窝煤的制作方法后,更是解决了煤炭燃烧效率底下,烟气有毒的缺陷,致使‘蜂煤’在汉末这个小冰河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