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作计自量 (第2/3页)
而是打起精神说道:“想我先君起兵江东,发迹于孤微,奋以诛贼,扫除宗庙,修塞山陵,可谓汉室忠烈!今我不肖,岂能违逆父志?”
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走回了当初对方安排的老路,孙策在心里自嘲的笑道。
看到孙策又恢复了往日那英姿勃发的模样,众人心中无不欣喜,这段日子虽然孙策未曾消沉,但他内心的郁郁却是所有人都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的。
“我等皆听将军号令!”
“袁术无信无义,我未尝有负于他,彼却时刻猜忌于我,此人不足以成事!今日反正,是为继承先父遗愿,匡扶汉室,是不愧为汉家儿郎!”孙策一把拿过孙静手中的书信,将他折了几下塞入怀中,大步走向主位:“即日起,诸将整顿兵马,挥军丹阳。”
众将轰然应诺,他们本来就是在此观望局势,一切都早已准备妥当。如今得闻江北形势大变,周瑜的来信又透露出朝廷有宽贷的意向,众人岂能再顾虑下去?
张昭花一晚的时间写就一篇讨袁术檄文,申明自己反正归顺之意,首先发往固陵。防备孙策的虞翻等人收到檄文后在原地犹豫了两日,见孙策果真点齐兵马两万往丹阳去了,将后背坦坦荡荡的露了出来,起初都不甚信。
盛宪与周昕都怀疑孙策不会如此轻易的反正归顺,认为这是孙策故意使诈,要么是试图麻痹自己,趁虚突袭;要么就是江北有事,故意设下疑阵,让自己不敢追击。
虞翻一向口直心快,直截了当的说道:“无论是真是假,都只能任他来去。我军兵力守御会稽尚且不足,谈何追击?彼等若是回援江北,我等追之无用,若是果真反正,当为朝廷之幸。我等兵马微弱,当下只需守住会稽,做好应对之策,静待时变就好了。”
董袭人高马大,志存高远,眼见着孙策离去,自己却迫于实力不足只能囿于此处,心里甚为不甘。有心要说什么,转眼又听到虞翻感慨说:“我深受陆公之德,如今守住会稽,使之保为朝廷疆土,也算报其恩义深重了。”
听了这话,董袭这才将心里的念头压了下去。
孙策从吴郡赶至秣陵,正好遇见袁术派来的使者,在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