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言之甚殷 (第2/3页)
袋都想进太学教书,回想起一开始初建太学的时候,许多名儒因为抗拒太学五科的新理念、不肯入学教授的场景,简直如天壤之别。
常洽内心感慨万千,且不论这些学生在太学不止拜他一个老师,只要他教过这些才俊,有一段‘师生之谊’就很满足了。
太学生们抬起身来,看到台上白发苍苍的博士面色平静如常,用轻快的声音接着说道:“按太学四年学制,这一次本该于九月,就要将尔等集中在明堂策试,选官任用。但天子东征,一切事务从缓,都要等东征结束后再说。”
虽然知道内情,但仍有几名衣着朴素的学子插嘴道:“那要在什么时候?”
常洽抬眼看去,一双老眼依稀看到那人穿的是太学发放给贫寒学子的秋衣,衣服经过长期搓洗,早已变得又破又旧。他心知对方是怕虚度光阴,急于出仕,于是道:“承明殿仰承诏旨,近日将下政令,凡入学四年之人,在策试之前,一概先散入地方为吏,熟悉政务,名曰‘实习’。”
“这不跟以前的见习一样?”坐在靠窗位置的刘广悄声说道,他们曾经被派到附近县署体验过一段时间的政务,虽然没做什么事,但也长了不少见识,知道官府是如何运转、掾吏是如何办事的。
在他身前端正坐着的青年正是苏则,此刻他仿佛没有听到身后刘广自言自语的话,目光却是往窗外一瞥,半透明的细纱外面除了日渐西斜的夕阳,似乎还有一个人影靠在树边。
他眉头皱了一皱。
“见习只是让尔等熟悉‘治剧’一事,而实习,是让尔等暂为‘假吏’,直接入县曹等地治理俗务。”由于赵温这一层关系,常洽知道的消息比其他人要多,他更不妨透出风声,以显示自己的能耐:“这其实是另一种‘策试’,尔等担当‘假吏’时,做得如何,都有吏曹及所处曹掾默记。等到尔等结束实习,彼等便会进行臧否,再行文太学。而臧否的好坏,将会影响到最终的策试。”
众人听到这话,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