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沸腾之议 (第2/3页)
的意见。
于是很快,大司农麋竺,少府王绛,吏部尚书傅巽,度支部尚书韩斌先后来到承明殿。
而此时的承明殿中已不见皇帝的身影,原来是皇帝早在诸人来之前便对曹操等人交代了接下来的事宜,让他们先行议论,然后再将结果上报。皇帝忽然这么撒手不管,让曹操倍感为难,他原以为这件事只需承明殿诸人议定,皇帝拍板,中书就可以径直拟诏施行——随着皇帝威权益重,许多大政方针都是如此,像这样集合二千石会议的情况却是很少见了。
在杜绝了豪强豢养部曲、营造壁垒等特权以后,新政的锋刃终于指向了税制,而就在这个时候皇帝却置身事外了,让曹操独自去面临未知的阻力。看到众人陆续进殿,赵温、杨彪俱是作壁上观,曹操皱着眉又看向荀彧,却见荀彧也是一言不发,他心里隐隐抽动,硬着头皮开了口。
皇帝漫步回到宣室,见贾诩、荀攸等人还跟在后头,似真似假的道:“该让你们也留在承明殿的。”
贾诩一路上憋了许多话,接着话头,一躬身说道:“方才陛下所言吏治关乎社稷根本,确乎洞鉴之谈!只是臣仔细思量,租税更易,事关重大,并非一朝一夕可能施行,仍需谨慎忖度,先缓议然后定。此次承明殿集议后,得再需朝廷上下知悉,查漏补缺,待朝臣熟悉后,再先行于河东,过二三年略有成绩,庶可宣于天下。倘若今日议完,明日便行,不单地方长吏措手不及,便是田间黎庶也会茫然无措。”
皇帝听了,笑指着夸赞道:“到底是贾公思虑周详。”
贾诩忙道:“陛下谬赞,臣仍以为,变法非一朝一夕之故,汉室振兴不过数年,而陛下正值盛年,大不必急于一时,缓缓图之,未为不可。”
皇帝想起自己这几年连续几次大动作,十足威慑了豪强,如今不给喘气的机会便继续挥刀,按对方的话来说,确实有些不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