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好事多磨 (第2/3页)
含量不足”
“变得这么硬,是石灰石放多了吧。”
“嗯,火候不够”
“杂质太多,和后世的材料相比纯度太低了,想办法提纯一下试试看。”
.......
就是知道配方的情况下,虞进足足弄了将近一个月,经历无数次失败,那失败品都堆了半间屋子,终于弄了三块还算不错的成品。
不容易啊,看着这三块品相和质量都不错的玻璃,虞进笑了,数量虽说不多,但这也是华夏自主制造的第一批高质量玻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然,这也代表“钱途”一片光明。
这三块玻璃虽说是第一批产品,价值不菲,但真正值钱的是桌面上的那一叠写满各种实验数据的资料,或者说这是一套完善制造玻璃的流程,这才是一个月汗水的结晶。
虞进拿起其中一块玻璃放在眼前一看,不错,晶莹剔透、有一种类似宝石的美感,放在阳光下看到七色的光芒,显得非常漂亮,这玩意放在后世估计是次品,但是放在大明朝,绝对是的奇珍异宝的存在。
到时可以做窗户的玻璃、可以做器具、可以做望远镜等等,用途很多,这也表明钱途越广,这次绝对要发财了。
当然,这些是后继计划,虞进明白怀壁其罪的道理,没有自保能力前,一切还是代调一些好,免得被人眼红,到时怎么死都不知道。
幸好,现在有锦衣卫暗探的身份,慢慢做大做强吧。
打定了主意,虞进不再犹豫,马上制着制作镜子,这一步并不难,也就是用锡汞济法,就是利用水银把的锡箔贴在玻璃的后面形成反射,这一点虞进早就做好了准备,只是花了半天的功夫就做好了三面镜子。
这三块镜子,小的有巴掌大,大的约摸有成人脸面那么大,都是面积不大的样子,不过放在古代,这已经足够了。
三面镜子做好后,虞进没有第一时拿去出售或试水,因为看着有些简陋的镜子左右不顺眼,最后搓了搓手,自言自语地说:“很久没有动过手了,就拿这三个试手好了,看以前的手艺还剩几成?”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商品经济最后离不开包装,就这一面光秃秃的镜子有点难看,虞进决定给它包装包装,到时再隆重推出,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那是尽可能提高它的商业附加值,从而产出最大利润。
一不做,二不休,虞进决定用好好包装一下,前世有一门打造金银首饰的手艺,最擅长就是包装,为顾客量身打造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