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 竞争对手 (第2/3页)
。”
“孙兄有礼。”虞进回应。
这位就是情报中的孙仕德,大臣严讷举荐的人,年龄应在二十岁左右,长得文质彬彬,一看就让人生出好感。
事实上,在场的六个人年龄都不大,应该在举荐时都会考虑到年龄的问题,拿一个老态龙钟的人放在裕王身边,说他是陪读书僮也让人别扭。
“这位是桂林周兄,周林”
“这位是成都的刘兄,刘安。”
“这位是山东的崔兄,崔敬堂”
杨双利每介绍一个,虞进就主动问好,应了赵锦说的,参加筛选的都是民间普通出身的子弟,虽说都是竞争关系,但是一个个相对都好相处,友善和虞进打招呼,只有一个人例外。
刘安。
“没想到个虞兄只是一个小小秀才,竟然能写出这样的诗,果真了不起。”刘安笑着说。
这话有点阴阳怪气,说到“秀才”时还故意加重语气,让人听到就不舒服。
什么小小的秀才,其潜意思是大明没人了吗?怎么找一个秀才来凑数,这可是陪未来的储君读书,敢情和他一起竞争,把他的身份拉低了一样。
崔敬堂听到有火药味,忙在一旁说:“刘兄是蜀中有名的才子,而虞兄也是才华横溢的少年俊才,都是读书人,千万不要伤了和气,有时间,找个地方一边喝酒,一边切蹉好了。”
孙仕德和周林也在一旁劝说,以防两人再起冲突。
虞进当然不会和刘安一般见识,闻言只是笑笑,就任由的杨双智拉到一边,远离一脸不善的刘安。
蜀中多狂士,这话的确不假,虞进也听到他的才名,不到二十岁就考了举人,据说还是在生重病下考的,要不然他的名字更靠前,在四川名气很大,据说就是蜀王对他也很看重。
只是一个照面,虞进就给他打上固执、高傲、食古不化的标签。
这里不是科举,也不是吃席的论资谈辈,都是应聘一个“高级伴读”的职位,在这里傲娇没用,再说能出现在这里,多少都有些名气或靠山,哪个能挑进裕王府也不一定,这么早就在这里树敌,明显不智。
像杨双智这样,左右逢源,反而能留个善缘。
仅仅是一个小插曲,在场几位对手的性格可以大致摸清了:杨双智是个人精,八面玲珑、刘安是个老顽固,自视清高、崔敬堂明面是拉架,不过暗中在撩挑,是个小人、孙仕德和周林则是二个中规中矩。
还差二人没来,暂时不知他们的性情,不过这二个家伙神经也很大条,这么重要的日子,竟然这样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