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有气魄 (第2/3页)
动询问情况,一个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的人,带着两个随从迎面向他走来,主动伸出手来打招呼。
“哦,你好你好。齐经理,别客气,你叫我老汪就好了。”
汪海连忙下车与齐彦军握手。
他和齐彦军属于初次见面,但以貌取人是必然的。
对方样貌出色,风度翩翩,西服一看就是名牌货,虽然公司名字没听过。
但对方居然是组团来的。
他颇有点怀疑对方有几分来历,自然也不好拿大。
果不其然,对方是不是“二代”不知道,但起码对港口取货的事儿门清。
要知道,来货场提柜手续繁杂,不但需要准备有效的提货凭证,如提单正本或电放提单副本,以及身份证明文件。
而且进口货物还需提供报关单和进口许可证等海关放行文件,确保货物已清关。
此人虽然嘴上还在客气,说“不敢不敢”,可手脚却一点不停顿,相当利索地从包里翻出一大摞手续文件来。
“汪科长,我们的手续都在这里了。我们这批货一共二百四十个标准柜,今天我们打算先运走八十八个,剩下的咱们改天再说,您看可以吗?”
跟着还回头一比划,继续介绍道,“这些人都是我们公司对口单位的。他们今天来只是等着提货的,手续方面他们不管,一切都由我和您对接。您有事问我就行。”
没想到对方居然还是组团来的,汪海一听就愣住了。
“原来一面都是一起的呀,只是……今天你们就要一下提走八十八个标准柜?这也太多了!敢情那些排队的车都是你们的呀。我说,既然要提这么多的货,你们怎么就不能提前打个电话,跟我们预约一下呢?”
齐彦军赶紧道歉,“对不住啊。实话跟您说,我们原本今天也就是想拉走五十标准柜的。可有些事情的确是意料之外的情况。原本约好的对口单位,有两家冶金厂因为原料不足都要停工了,听说我们的货到了,这不急着弄回去嘛。好几百号工人就等着这批原来呢。所以人家就提前过来了。还得请您多担待,下回我们一定注意。”
跟着,还让人拿过来一个手提袋,里面是四条玉溪香烟,足够整个办公室的人分的了。
如此,汪海才算做罢。
不过再一翻材料的具体内容,他又吃惊了,甚至忍不住叫出声来。
“什么?你们这公司是民营资质?我还没见过民营企业有搞进口贸易嘛?你确定你这些材料都是属实的嘛?真的没有弄虚作假嘛?”
说起来这还真不是他故意难为,或是大惊小怪。
主要还是这个年代特殊。
哪怕改革开放这么久了,可国家的进出口业务仍然几乎完全掌握在外贸部门的手里。
目前只有很少的企业才能从外贸部门的手指缝隙里捡点漏儿。
但无一例外要么是合资企业,要么是有强大背景的国资三产,他还真没见过一个民营企业资质就能搞进出口贸易的,还带来这么多车,带来了这么多所谓的对口单位的同志。
事实都透着反常,他又岂能不担心遇到了骗子?
只是话说回来了,万事无绝对,真金终究不怕火炼。
特批的手续齐彦军可是带着复印件的,一看居然是管着外贸局,“第一部委”的红章,汪海就有点傻眼了。
而且完税证明,海关安检、清关手续什么的都齐全,完全合法合规,汪海也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再加上那些对口单位的同志们也都带着工作证呢,各自拿出证件来,居然不少都是有头有脸的单位,汪海就更无话可说了。
实际上到了这个地步,他就是想不放行也不成了。
因为处处都透着这个齐彦军身上蹊跷,来历不一般。
汪海颇有些自知之明,他不认死理,不跟自己不理解的事儿较真。
反正只要对方手续是真的就行,他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就好,就没什么责任。
于是再三确认过手续真实有效,开具提柜单,注明集装箱位置、箱号等详细信息,就让人开闸放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