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离婚开始的文娱 > 番外(六十二)

番外(六十二)

    番外(六十二) (第3/3页)

脚架,还有好多衣服,结果好多衣服都没穿。这次咱们可以轻装上阵,多带点实用的东西,比如你上次说的那个便携折迭椅,在石窟的河边坐着看佛像肯定特别舒服。”

    “好主意,”谭越点头,“我还可以带个小的蓝牙音箱,晚上在民宿的露台上放首歌,喝点小酒,吹着晚风,想想都觉得惬意。

    对了,洛京的老城区好像有好多卖文创的小店,咱们可以买个小小的唐三彩摆件,回来当记念。”

    “还有还有,”陈子瑜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又加了一条,“咱们这次可以多拍点视频,回来剪个vlog,把江城的回忆和洛京的风景拼在一起,以后老了的时候看,肯定特别有意思。比如在石窟拍大佛的特写,在白马寺拍古柏的影子,在十字街拍热闹的夜市,都能剪成好看的片段。”

    谭越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他想起第一次跟陈子瑜旅行的时候,两人还因为攻略的事情吵过架——他想随性一点,走到哪算哪,而陈子瑜则喜欢把一切都安排好,不喜欢临时变动。

    那时候他觉得她太较真,她觉得他太散漫,直到后来在海边,他们因为找不到预定的民宿而迷路,最后在一家海边的小客栈住了下来,晚上听着海浪声聊天,才发现其实偶尔的变动也挺好的。

    从那以后,他们就找到了最适合彼此的旅行方式——陈子瑜负责做大致的攻略,定好住宿和交通,谭越则负责灵活调整行程,遇到喜欢的地方就多待几天。

    就像这次在江城,他们本来只打算在昙华林待一个小时,结果因为喜欢上了一家藏在老巷里的咖啡馆,就多待了一下午,看着窗外的雨丝落在青石板上,听着老板讲老江城的故事,日子过得悠闲又自在。

    “对了,”谭越突然想起什么,“咱们这次去洛京,要不要去尝尝当地的‘浆面条’?听说那是洛京人常吃的家常面,用浆水做的,酸溜溜的,特别开胃。还有‘牡丹燕菜’,虽然不是真的用燕子做的,但里面有牡丹花瓣,颜值特别高,味道也不错。”

    “好啊,”陈子瑜点头,“我还想去逛洛京的‘西工小街’,听说那里是本地人常去的小吃街,比十字街人少,味道也更正宗,有好多老字号的小店,比如卖豆沙糕的、卖肉夹馍的,都值得尝尝。”

    “没问题,”谭越说,“西工小街离老城区不远,咱们可以在第四天下午去,逛完小街再去洛京博物馆,刚好顺路。对了,洛京博物馆里有个‘洛京铲’的展品,我还想看看真正的洛京铲长什么样,之前只在电视上见过。”

    两人就这么聊着,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

    陈子瑜起身去开灯,客厅里的暖光灯亮了起来,照亮了茶几上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们的计划和期待。

    谭越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看着窗外的夜景——楼下的路灯亮了,偶尔有汽车驶过,留下一串模糊的光影,远处的高楼还亮着零星的灯光。

    “你说,咱们以后会不会去遍全国的历史名城?”陈子瑜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向往。

    “会啊,”谭越低头,在她的耳边轻声说,“只要咱们在一起,想去哪都可以。今天去洛京看石窟,明天去长安看兵马俑,以后还可以去京城看故宫,去看西湖,看园林……咱们的旅行,永远没有终点。”

    陈子瑜转过身,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映着暖黄的灯光,像有星星在闪烁。

    她踮起脚尖,在他的唇上轻轻吻了一下,然后笑着说:“那咱们可说好了,下一站洛京,不见不散。”

    “不见不散。”谭越笑着回应,伸手把她紧紧抱在怀里。

    客厅里的空调还在轻轻吹着,茶几上的酸梅汤已经凉透了,笔记本上的字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