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红色莫斯科 > 第2981章

第2981章

    第2981章 (第2/3页)

强地抗击着德军装甲营的进攻。在消灭敌人18辆坦克和一百多名敌人后,坚守阵地的指战员全部牺牲。

    然而后世却有很多营销号,在大肆否认发生在杜博谢科沃会让站里的战斗,说是苏方杜撰出来的一个虚假宣传。

    为了证明他们的论点,还煞有其事地列举了诸多的“证据”。

    关于会让站战斗的报道,最早出现在11月19日的《消息报》上,该报一位名为伊万诺夫的前线通讯员,在一篇题为《战斗中的近卫第8师》(因为第316师于11月18日授予近卫称号,为近卫第8步兵师)的文章中提到了,该师防守在1075步兵团左翼的一个连在遭到德军包围的情况下击毁9辆坦克并使另外的3辆坦克起火,在奋勇作战之后击退了德军的进攻,守住了阵地,但非常有意思的是,该文中并未出现克洛奇科夫等人英勇牺牲的情况。

    同年11月27日,属于国防人民委员部的机关报《红星报》刊发一篇名为《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近卫军军人》的报道,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了近卫第8师的28名战士击毁了德军18辆坦克,最后全体牺牲的“丰功伟绩”,成为“潘菲洛夫28勇士”故事的最初雏形之一。

    次日该报纸再次刊登了一篇名为《28位英雄的遗愿》的报道,由该报编辑部知名编辑兼作家的亚历山大·克里维茨基亲自执笔,首次对这次战斗做了“详细的具体描述”,并声称所有牺牲的指战员遗体都安葬在杜博谢科沃村的集体公墓中。

    1942年1月22日,克里维茨基又在其撰写的一篇题为《为了28位陨落的英雄》的随笔文章中提到了克洛奇科夫的遗言:“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以及在文中声称这个“英雄故事”的最后一位幸存者伊万·纳塔罗夫,在野战医院伤重不治之前讲述了他们的战斗情况并首次公布了这“28勇士”的详细人名单。

    至此,为世人所熟悉的“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故事就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除了新闻报道方面的资料外,他们还专门提到,根据苏军战报记录,在11月16日当天第1075团总共击毁了9辆德军坦克,这个数字仅为后期报道中“潘菲洛夫28勇士”击毁坦克数量的一半,还是全团的战果。

    营销号们通过种种所谓的“证据”,来竭力否认杜博谢科沃会让站发生过战斗,甚至对潘菲洛夫28勇士是否存在也提出了质疑。

    他们所发表的帖子,看似有几分道理,但只要细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比如他们所提到的克洛奇科夫,因为是政工人员,所以他的军衔是一级政治指导员,职务相当于教导员。但不学无术的营销号,甚至搞不清楚当时苏军的军事主官和政工人员佩戴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军衔,于是克洛奇科夫的军衔就变成了上尉,职务也变成了见习指导员。

    他们还口口声声说,战后某某将军负责调查此事,发现就连当时1075团团长卡普罗夫,也不知道在杜博谢科沃会让站曾经发生过战斗,更别说什么潘菲洛夫28勇士了,因此可以断定,这件事就是虚构出来的。

    但他们却丝毫不提,在罗科索夫斯基的战争回忆录里,曾经专门提到了克洛奇科夫带着潘菲洛夫部队的28名英雄,在杜博谢科沃村附近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功勋一事。罗科索夫斯基作为当时的第16集团军司令员,直接指挥着潘菲洛夫的步兵第316师,在杜博谢科沃会让站里有没有发生战斗,难道他不知道吗?

    而且营销号还说,既然阵地上的指战员都牺牲了,那么克洛奇科夫喊的那句:“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这句话,是如何被其他人所知晓的。

    他们说这些话时,似乎又忘记了,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里,克洛奇科夫喊出这句话时,不远处就放着一个炸断半截的电话话筒。虽然电话另一头的潘菲洛夫说的话,克洛奇科夫听不到,但克洛奇科夫说的话,潘菲洛夫却能听到。

    不过仔细琢磨一下,也能想明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