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青云之上(四) (第2/3页)
了一身白皮之外,听声音就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似的。
当初张引驻鞍山、于明驻抚顺、默特萨克驻盘锦都是有讲究的。其中张引的名气最大,在哪都无所谓,所以就把他调离了辽足根基最深的沈阳、抚顺南下到鞍山“开荒”,去和辽宁省内最直接的青训对手大连争夺人才。于明的名声只在部分球迷中响亮,但在辽足体系内部还可以,所以就把他派到抚顺,直接嫁接辽足在沈阳、抚顺当地强大的动员体系,以确保辽足青训的基本盘稳定。而老默特萨克是唯一的外教,又是德国人,所以把他派到了同样五湖四海而又富庶的盘锦。
如果说鞍山是钢城,那么盘锦就是油城;如果说鞍山市的一半是鞍钢,那么盘锦市的一大半都是辽油。别的不说,鞍山的13个高中里只有一个鞍钢高中,而在盘锦的5个高中里,辽河油田的就有三个:辽河油田一高中、辽河油田二高中、辽河油田三高中!
所以盘锦出身的足球运动员拥有辽宁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特点,通常家庭条件还不错,远不是活下去的那种。因此盘锦的足球基础设施也相当不错,也容易接受纯外教所带来的相对高成本的青训体系。
张引辽少可以通过他的知名度吸引青少年、于明的辽少可以通过辽足的基本盘选拔人才,唯有老默特萨克的不可预期……指不定出来什么玩意。
王艾也是兴致勃勃的来到盘锦的,结果老默特萨克还真给了他一个惊喜:一个少年在王艾面前练起了蒙眼颠球!
王艾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这个少年,又看了看身边的老默,在少年颠了70多个终于被一阵风吹掉之后,王艾主动要过了眼罩看了看,很厚实,没有小孔!
对走到自己面前犹然兴奋的少年,王艾把眼罩还给了他:“多大了?”
“17。”
“练几年了?”
“9年。”
“我怎么听你说话,有点四川口音呢?是吧?”
“我家是都江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