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节 金枪(四) (第1/3页)
老刘拿出小本子来,按照记忆把王艾说的简单写了一遍:「应该差不多了,如果免费派发,不少单位也可能会想要,我们得慎重点。」
「量入为出嘛。」王艾站起身,招呼着也吃完了的同学们一起往外走:「最终还得看我们的成果质量,如果能够指导实践,就不怕没人上门求教。」
在办公室感受了一下沙发的弹性,王艾准时醒来招呼科研组的负责人来就自办刊物的事听取意见,老刘他们这些班子成员也都在,这可是全院大事儿。虽说定了学术期刊的性质没法经常的自我吹嘘,但总归是个发声渠道。
当时钟走向十六点的时候,讨论结束,顺利的不可思议,王艾笑着放下笔:「我办过刊物,很早以前就办过,叫《青年哲学家》,你们有人知道吗?」
「哦!」众人同时恍然。
老刘还说呢:「你这么一说我可想起来了,这本在社科系统影响很大,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新颖观点,回应了许多时代性的新颖问题,尤其是在中青年学者之中。对了,现在销量多少?」
「大概三千?」王艾摇摇头:「具体我不知道,我早就退出编辑部了,现在就是个普通作者。」
「三千……」老刘简单盘算一下:「如果定价合理的话,可以保本了,当然,人员不太多的情况下。」
王艾应了声没太多谈,其实这本期刊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完全离开王基金的专项支持。因为《青年哲学家》上刊登的实际上是学术性质的非论文,甚至是热情好动的青年哲学家们运用哲学知识的谈天说地,是新一代哲学家运用知识的「格物」活动。虽说学术性质很稳、也很受欢迎,但在现有的学术体系里往往评不上什么成果,也就缺乏来自上级拨付的经费支持。
不过相比早年全是王艾往里搭钱的情况还是好了很多的,比如早年一期也就印个百十来本,王艾一年要搭理十万多,现在三千本,还是十万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