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重铸九鼎,人族大兴 (第1/3页)
九州之地到处已是河网遍布,渐渐汇聚在一起,前有高山相阻,无法最后汇入大海。
禹望着前面的高山,手中的山河社稷图显示,此地乃是洪水入海的必经之地,开通此山,则人族从此无忧矣!
禹对胯下的黄龙真人说道:“有劳仙长了!”
黄龙真人心领神会,嗷地一声龙吟,一展龙身,载着禹腾空而起,禹站在龙背上,手持开山神斧,眼眸中精光闪烁,他沉吸了一口气,双手高举神斧,大喝一声,从龙背上一跃而起,凌空而下,手中的神斧霎时爆发出耀眼夺目的金光,刺得不远的黄龙真人和四海龙王亦暂时闭上了双眼,不敢直视!
只闻轰然一声震天大响,天地似被震动了般,那山从中被砍成两截,裂出一条大门缝,滚滚江水似找到了个宣泄口般,霎时龙腾虎跃般地朝着大门缝汹涌地狂奔而去。
四海龙王见状不敢怠慢,忙齐齐施法,只见那水瞬间便柔和了许多,有序地从大门缝中涌出,汇入大海中。
自此,人族水患已解,四海亦与内陆相交连。
黄龙真人龙躯一抖,旋即出现在了禹的上空,稳当地接住了将要坠地的禹,载着他落到了地上。
禹刚从龙背上下来,只闻四海龙王哈哈大笑着来到他的身边,向他恭贺道:“却要恭喜大人治水功成,从此人族当无忧矣!”
禹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今日不仅制伏洪水,解了人族多年的苦难,更可以回家见见久未相见的妻子以及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儿子了!想到多年不能一见妻儿,他的内心不禁一酸,那回家的念头更盛了!
黄龙真人唤醒了正沉浸在思念家人的禹,对他道:“大人,此地乃是你疏导洪水的最后一大关。意义非凡,还是取个名字,以为后人念想!”
四海龙王亦点头称然!
禹见五人皆同意,低头沉思了片刻,道:“禹得治水功成。上赖圣父圣母之恩,下赖五位仙长相助,不敢忘怀!不若将此地取名为龙门,列位仙长认为如何?”
五人彼此相视一眼。同时朝着禹躬身行了一礼,道:“如此谢过大人之恩了!”
禹闻言忙摇头口称无妨!随后地日子,六人共同努力,将洪水尽数引入了东海。禹站于东海边上,望着滚滚江水汇入东海,取出那根如意金箍棒,将之往东海一掷,如意金箍棒霎时伸长万丈。如一枝利剑直插入东海中心。只见东海一阵晃动,海水潮起百丈,无数鱼儿海兽被带上半空,又重重地落了下来,溅起无数浪花!
山河社稷图突然从禹身上飘出,瞬间破开空间,出现在娲皇宫女娲娘娘手中。爬_】禹先是朝着三十三天一拜,旋即对东海龙王敖广说道:“禹恐日后再生水患,遂将如意金箍棒立于东海之内。有劳龙王看守了!”
敖广点头答道:“大人放心,此宝若无老爷和大人之命,任他是仙魔妖鬼,亦难从我龙族手中夺去!”
禹闻言说道:“如此禹也宽心向陛下禀报了!”言罢再次谢过了五人的相助,辞了五人,朝东海的反方向而回。
水患既除,黄龙真人和四海龙王都得了功德,四海龙族更是占据了内陆五湖以及各河道,可谓是皆大欢喜!双方各自亦施礼告辞而去。
禹治水多年。终于将水患制伏。天下百姓感其功德,尊称之为大禹。人人争相传颂其治水事迹,纷纷称道不已!舜帝见大禹人心所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