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8章冰雨裹创存虎旅,泥途断肠争鬼门 (第3/3页)
那些被遗弃在冰冷岩石后的伤兵,有的发出微弱的哭泣,有的只是眼神空洞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他们的结局已经注定,在寒冷、感染、饥饿和绝望中慢慢死去,成为这场宏大棋局中无人问津的、冰冷的数字。
……
……
一天一夜,双方的体力都在流逝。
雨水停停落落,但是整体上来说是渐渐停止了。
骠骑军依靠着轮换休整、油布包裹、姜汤药散和相对充足的干粮,虽然士兵们依旧疲惫,眼中布满血丝,仿佛下一秒就能睡着,风寒伤兵也陆续出现,但整体建制完整,士气虽低落却未崩溃,核心战斗力尚存。
他们像一群在泥潭中打滚后的狼,虽然皮毛狼狈,腿脚也沾染了泥水,但獠牙犹在。
然而,司马懿所预想中曹军崩溃退却的场景并未出现!
这让司马懿颇为意外。
正常来说,曹军原本士气就不高,不可能在这种恶劣环境之下,依旧坚持,可偏偏曹军就是不退,死死卡住了几个山道要点,并且不停的追击。
司马懿再次冒险登上一处视野稍好的陡坡。透过迷蒙的山间雾气,他发现曹军的队伍确实变得稀疏了许多,行进的速度也慢得像蜗牛,士兵们互相搀扶着,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随后而来的曹军兵卒的战术变化,也让司马懿开始察觉到了一些异常。
这些曹军甚至像是故意送死的棋子,目的就是为了『填塞』住这些山道要点。他们不再追求杀伤多少骠骑军,甚至不再追求完全堵住道路。
曹军也学『坏』了,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在制造障碍。
一处湿滑得几乎无法站立的陡坡,他们用砍伐的树木和搜集的乱石堆砌障碍,设置绊索,只求让骠骑军通过时摔个人仰马翻,耽搁时间;
一条湍急的溪流,他们破坏掉原本简易的木桥,甚至故意在浅滩之处堆积杂物制造小范围的『拒马』,使得通过更加的困难。
但是骠骑军和曹军之间,具备着一条装备与后勤的鸿沟。
骠骑军的油布、药粉、姜汤,是优良后勤军事制度之下的个体防护,是提高生存率的保障。
而相对的,曹军只能通过遗弃伤兵来解决伤亡问题……
在骠骑军的体系中,普通兵卒的价值被相对完善的制度保护着。
在曹军的体系里,普通士兵在宏大目标面前,其个体生命价值被无情地压缩、乃至抹去。
曹军之前有庞大的人数,可以随意的『牺牲』,但是现在曹军的数量在不断的衰减,『牺牲』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渐渐地让曹军支撑不起了。
司马懿发现了这个问题。
既然如此,那么曹军都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不退?
这些曹军是在坚持着什么?
或者说,曹军因为什么才在坚持?
忽然之间,司马懿意识到了一个被他原先忽略的要点……
他,不是曹军的首要目标!
也不对!
严格来说,应该是他从废弃军堡,飞狐堡的包围圈跳出去之后,荀彧就转移了作战的重点!
之前表现出来的要死命追杀,要将司马懿所带领的主力包围吃掉的架势,其实是在『虚张声势』!
能追上吃掉,就自然最好,追不上,就堵住山道!
通往鬼哭隘的山道!
这个念头如同九幽寒冰,瞬间冻结了司马懿的血液!
之前的遗弃伤兵、减员不退,并非曹军支撑不住,而是荀彧在用这些曹军士兵的性命和血肉,在泥泞和寒雨中,为鬼哭隘那边的主攻战场争取那决定性的分秒!
曹军在这里每拖住他司马懿一刻,鬼哭隘陷落、整个嵩山防线崩溃的风险就呈几何级数增加!
『中计了!』
司马懿猛地睁大眼睛,他之前所有的算计,所有的『得计』,或许都在对手的意料之中!
他被荀彧玩弄于股掌之间,宝贵的时间,正在这冰冷的雨水中飞速流逝!
一股被彻底愚弄的屈辱感和对失控局势的巨大恐惧,让司马懿顿时感觉有些窒息。
鬼哭隘危险了!
司马懿之前的战术判断,是基于曹军对他的『仇恨值』极高来进行推断的,毕竟折损在司马懿手中的曹氏夏侯氏将领足够支撑这一点,所以一旦司马懿暴露在外,必然会引来曹军的死命追击,故而司马懿以自己为诱饵,引诱曹军的追杀,试图用非战斗减员来杀伤,拖垮曹军。
这个战术本身没什么问题,但现在的问题是曹军的指挥官现在姓『荀』!
除非司马懿现在就斩杀了荀恽,否则荀彧对于司马懿谈不上什么彻骨仇恨……
即便是现在司马懿设计杀了荀恽,也依旧没有用。
『来人!』司马懿当即传令,『让王军候来见我!』
司马懿决定,他要让王军候装作是他的模样,继续在这里吸引拉扯曹军追击部队,然后他自己要带着山地兵,绕过曹军封锁线,赶赴鬼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