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 第二千三百一十二章

第二千三百一十二章

    第二千三百一十二章 (第1/3页)

    可惜,托尔不是奥丁。

    奥丁是个政治机器,别看他现在慈眉善目,那是因为阿斯加德需要他慈眉善目!

    相比之下,托尔为什么被那么多人喜欢,因为托尔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他受欢迎!

    这好不好?

    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这当然没什么问题。甚至是一件大好事,但如果把这个放在一个君主身上,那完蛋了!

    在《资治通鉴》那如长河般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诸多故事如繁星闪烁,而其中权力斗争的篇章,尤为惊心动魄。回溯到东晋时期,朝堂之上暗潮汹涌,各方势力为了权力明争暗斗。庾冰身为权臣,在晋成帝病重之际,为了延续家族权势,力劝成帝立其弟琅邪王岳为嗣。中书令何充则坚持“父子相传,先王旧典”,然而,庾冰的意见最终占据上风。这背后,是庾冰对权力的深深眷恋与恐惧。他深知,若成帝之子继位,随着时间推移,自己家族的权力必然被削弱。他所依靠的并非是众人的爱戴,而是手中的权力带来的威慑力。他凭借着在朝中的地位,压制着反对的声音,让众多大臣敢怒而不敢言。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庾冰被众人畏惧,他的话如同金科玉律,无人轻易敢违抗。这便是权力的魔力,让人在畏惧中屈服,在屈服中巩固着权力拥有者的地位。由此可见,在权力的舞台上,被畏惧远比被爱戴安全,这一观点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渐显露出其残酷而又真实的一面。

    想起《君主论》里最着名的一段话:“作为君主或领导,受人畏惧和受人爱戴哪个更好?如果能够同时做到两者,那再好不过,可惜这是个悖论,仅仅能做到既被人畏惧,同时又不被人们憎恨,就已经不错了。如果一定要选,君主或领导受人畏惧要比受人爱戴更安全一些。”而失败是畏惧的毒药,所以大权独揽的君主或领导从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甚至粉饰黑白颠倒是非,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被扯下“正确和成功”所带来的“合法性”外衣,自己会被一拥而上的人分尸万段。

    人性,向来是复杂难测的,在权力的漩涡中,更显露出其不堪的一面。《资治通鉴》中,无数的事例都在向我们揭示人性中的忘恩负义与易变。就拿三国时期吕布的经历来说,他本是丁原的义子,丁原对他信任有加,委以重任。然而,当董卓以赤兔马和高官厚禄相诱时,吕布毫不犹豫地背叛了丁原,砍下了他的首级,转投董卓麾下,认董卓为义父。可后来,又因貂蝉与董卓反目成仇,亲手杀死了董卓。吕布的行为反复无常,毫无忠义可言,为了利益,他可以轻易地抛弃恩情,背叛他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这种性格特点使得他在各方势力之间难以真正立足,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再看唐朝安史之乱时的那些叛将,他们在安禄山、史思明的麾下,为了权力和财富,肆意烧杀抢掠,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形势对叛军不利时,他们又纷纷选择投降朝廷,以求自保。可一旦局势稍有变化,他们又可能再次反叛。这些人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所谓的忠诚和爱戴,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可以随意舍弃的东西。他们的行为充分说明了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人性是多么的脆弱和易变。在权力场中,人们往往会因为一时的利益而背叛曾经的恩主,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屡见不鲜。爱戴,在这样的人性面前,显得无比脆弱。人们可能今天对你爱戴有加,但明天就可能因为一点利益的诱惑而离你而去。相比之下,畏惧则能带来更稳定的服从。当人们畏惧一个人时,他们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不敢轻易违背他的命令,即使心中可能并不情愿,但在行为上也会表现出服从。这种基于畏惧的服从,虽然并非出自真心,但在权力的维持上,却往往比爱戴更加有效。

    权力,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