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化工大唐 >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一章 受命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一章 受命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五十一章 受命 (第3/3页)



    “就是嘛,还是叶大哥说的话中听!”良工曹志雄笑着说笑一句。

    寇义兵本身就是良工,和他们地关系好。刘怀德虽不是良工出身,对这些国宝级的良工极是尊重,都笑了起来。

    笑过,叶天衡接着道:“在这里,我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你们听了不要叫。”

    “叶大哥,甚事?快说!别在那里神神道道的。”寇义兵催促起来。

    叶天衡笑呵呵地扫视一眼众人,这才道:“小友这次来,有两件事要做。一件是火炮,另一件就是教我们做刀具,就是做螺纹的刀具。”这事陈晚荣昨天和张德铭说起过,想必他回来告诉了叶天衡。

    “真的?”寇义兵手一颤。茶杯差点摔在地上,茶水滴在地上,出轻微的响声,吃惊的看着陈晚荣。

    “没说笑?”刘怀德看着陈晚荣。幸好他手里没有端茶杯,要不然准和寇义兵一个样。

    良工们吃惊的盯着陈晚荣,眼睛一瞬不瞬。

    陈晚荣笑道:“我只知道一些方法。成与不成还不敢确定。”这是真心话,陈晚荣只是在学材料学时有所了解,没有做过,能不能做出来,还有待验证。

    “太好了!”屋里一片叫好声响起。

    曹志雄大笑起来:“这刀具我们想了一百年,都没有办法做出来。用一点,少一点,我们省了又省,眼看着就快用完了。没想陈师傅来了,这下好了。只要有办法做出这刀具,以后。我们就可以大量使用,可以做出好多东西出了。”

    这话正是大家要说的,齐声称是。

    陈晚荣昨天听张德铭说起,问过他这刀具如何得来的,他也说不太清楚。此时,这一疑问又上心头,问道:“我想知道这刀具是如何得来地?”

    良工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还是寇义兵解说起来:“陈大人,这东西我们也不知道是如何得来地,只是在用。要说这东西,应该有一百多年了。太宗皇上攻下长安以后,始建大唐。当时战乱不断,朝廷需要很多军备,当然要良工来制造了。无意中,在前朝的将作府现了这工具,还有不少刀具。当时的良工也没怎么在意。后来才这刀具特别锋利,钢铁都经受不住。几经努力,方才现可以在钢铁上做螺纹,而这螺纹的用处很大,只是限于刀具做不出来,不敢推广。”

    一片叹息声响起,当然陈晚荣也叹息了一声。

    可以想象得到,应该是隋朝的一个良工造出了这工具,只不过他身逢隋末战乱。也许给人杀害了。只留下了这个工具。至于技术,再也无人知道。让人痛惜。

    中国有一句老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次分合之际,都要造成大震荡,不仅血流成河,积尸如山,还会摧毁文明。而史家只记得诗书给烧毁,读书人逃亡,却没有记下这些科技,历史地误会。

    陈晚荣想到西山中那位研究火药的无名前辈,在这里又现一个,象他们这样的人还不知道有多少,可惜呀,可惜!

    对这工具,陈晚荣太想了解了,问道:“我可以看看么?”

    “当然!”寇义兵想也没有想就同意了,站起身就要给陈晚荣领路。

    刘怀德忙拦住道:“陈大人,你要看,也不必急在一时。你得先把火炮这事安排一下,然后再去看也不迟。”

    这倒是,陈晚荣一心想了解先辈奇迹,却忘了正事,有点不好意思道:“谢刘大人提醒。火炮这事,其实就两部分。一部分是火炮本身,另一部分是炮弹。火炮的铸造,我不熟悉,还请刘大人,寇师傅调派一下。他们二人对这里最是熟悉了,自然由他们安排比较好。二人没有意见,略一商量道,刘怀德站起身道:“要是铸造一事,还是得推叶哥哥了。叶哥哥地年岁不小了,我和刘大人的意思是由叶哥哥指点,张师傅、曹师傅、楚师傅,你们协助,有问题吗?”

    “没有!”叶天衡,张德铭,曹志雄、楚师傅齐声应道。

    寇义兵道:“陈大人。”坐了下来。

    陈晚荣眉头一皱道:“炮弹部分不会有什么问题,火药好办,弹壳也好办。只是,这硝石在哪里去找呢?”用于战场,硝石的用量很大,就是把唐朝所有药铺的硝石全收集起来也不够用。

    “硝石?你们谁知道哪里有硝石?”刘怀德也皱眉了。

    良工相互望望,不住摇头,七嘴八舌的道:“不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