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隆万盛世 > 1285朝廷需要张先生

1285朝廷需要张先生

    1285朝廷需要张先生 (第2/3页)

疼的很,根本不敢招惹。”

    “姐姐说的是,妹妹欠考虑了。”

    李太后还能怎么说,马上就答应道。

    冯保出了慈庆宫,一路走来都在考虑该找谁来做这个事儿。

    毫无疑问,最好上奏的衙门当属礼部和户部,还有吏部。

    这三个衙门,应该说除了礼部外,都是张居正控制比较稳固的衙门。

    不过,张居正回乡守制按说礼部尚书最有发言权,可想到马自强有些油盐不进的性格,冯保心里就暗自打鼓。

    他自己都觉得,怕是很难说动这位大人。

    不过冯保这会儿也不敢耽搁,出了皇城直接到了礼部。

    冯保到来,马自强也不敢怠慢,直接把人迎进值房。

    看不起太监,但毕竟人家背后站的是皇室,面子还是要给的。

    “冯公公,今日大驾光临礼部,不知有何见教。”

    此时,马自强还以为冯保到来,是为了给小皇帝选后的事儿。

    人已经送进宫里多时,马自强以为已经有了结果,让他们准备接下来的仪式。

    定下皇后人选后,要礼部奏请封后,宫里才会下旨。

    不过,马自强注定失望了。

    “马尚书,双林此来是因为首辅大人之事。”

    冯保也是开门见山,只是声音压低了许多说道:“现在朝局是个什么情况你是知道的,首辅大人的新政才刚刚开始三年,此时如果首辅大人丁忧,新政似乎比搁浅。

    两位娘娘以为,当前的新政有利于朝廷.”

    于是,冯保就打着太后的名义,开始给马自强详细说明朝中情况,表达出内廷希望外朝主动上奏挽留张居正的意思。

    其实听到冯保说起张居正,马自强就已经有所猜测,不过他只是微微皱眉并不多言语。

    从马自强的角度,他当然是不希望张居正夺情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他很难踏足内阁。

    是的,做到礼部尚书位置,继续往上走,就只剩下入阁一条路了。

    留下张居正,内阁势必就不需要补人,那他自然就不能进步。

    至于说张居正新政对朝廷的益处,马自强自然知道,但他却是不愿意因此就断了自己的仕途。

    即便这是太后的意思。

    “冯公公,首辅大人因父丧回乡守制,乃是礼制,礼部是不能提出夺情之请的。”

    马自强很是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于情于理他都不能答应。

    要是礼部奏请“夺情”,那他这个礼部尚书就别想继续做下去了,只会被士林嗤笑为趋炎附势之人。

    “马尚书,一点考虑都没有吗?”

    冯保看出马自强态度的坚决,但还是争取道。

    “不能,某作为礼部尚书,不能带头破坏礼法。”

    马自强直言道。

    “既如此,那双林就告辞,只希望朝中关于夺情讨论时,马尚书多想想当下朝局变化,不要因为礼法就刻意阻挠。

    毕竟,这是宫里的意思。”

    其实,冯保知道马自强这里有收获的可能性很小,但他还是第一站就到了礼部,就是要用太后来压马自强,让他在之后关于“夺情”纷争时,礼部稍微收敛点,别那么放肆。

    马自强想要入阁,可必须经过后宫同意。

    这次,马自强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坐着。

    他现在也明白冯保来意,争取他的支持是假,施压才是真。

    冯保从礼部出来,就琢磨着接下来该找谁。

    这次要找的,必须是能够说动之人,让他奏请夺情。

    想到张居正新政,其实最得利的还是户部,冯保就直奔户部而去。

    现在的户部尚书王国光实际上已经去了吏部,因为张翰得罪了张居正,已经上交了两份致仕奏疏,就等宫里退回后第三份奏疏递上去批红,他就可以回老家安享晚年了。

    而吏部尚书的接班人,就是户部尚书王国光。

    现在的户部,是由侍郎李幼滋暂行掌部之权,而户部尚书张学颜还没有从辽东巡抚任上下来。

    辽东毕竟是京师东北门户,新的巡抚上任,两人还要进行交接。

    再加上请在辽东刚打完仗,许多事务还需要处理,所以张学颜怕是要等到年底才能上任。

    让李幼滋上奏,虽然他只是户部侍郎,但是也可以代表户部的态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