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隆万盛世 > 1352绝了这门生意

1352绝了这门生意

    1352绝了这门生意 (第2/3页)

    此外,还有运送柴炭赴京的抬柴夫,共有2000名。

    如此浩大,工部在山厂立部堂,设督理侍郎一员总管其事。

    同时,宫廷及各衙门用木炭是很讲究的。

    但正是由于他们的讲究,木材的消耗量大增,致使京畿附近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摧残。

    魏广德过来的时间还是晚了,若是在正统年间或许还有补救措施。

    后世的大风沙尘暴天气,其实在明朝就已经出现,只不过没有后世严重。

    嘉靖年间,因为周围森林资源遭到砍伐等诸多原因,北京的木柴价格大涨,每万斤要银15两以上,木炭则要银45两以上。

    而京城近百万人口冬天少不了那玩意儿,于是在嘉靖朝逐渐放松了对西山煤场的管控。

    要知道,在明朝对开矿是非常严格谨慎的。

    为此,魏广德专门对西山煤矿进行了管理,一方面放松对煤矿的管制,另一方面也对矿主加强监督。

    还是那话,大量矿工聚集,稍有不慎可就闹出民变,这还是在天子脚下。

    为了减少麻烦,监督矿主就是当务之急。

    矿税要收,该发给矿工的银钱也不能少。

    在魏广德手里,拖欠矿工工资,那是想屁吃,自己参股的商会进入这个市场,难道还允许他们给自己拆台。

    这也导致今年冬季,四九城煤炭供应大增,煤价较之往年多有不如。

    借此机会,魏广德要求北方官府分别采购一批煤炭,在冬季设定公署,免费提供被百姓取暖,避免百姓,特别是流民出现“路有冻死骨”的场面。

    对于这笔开支,魏广德只是以“皇帝大婚在即”一句话,轻飘飘就带过去了。

    “老爷,京城划出的几处采暖所已经囤积数十万斤煤,想来应该不会出现大量冻死人的场面了。”

    芦布翻出早前顺天府发来的公文,小声对魏广德说道。

    数十万斤煤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价值也不过几百上千两而已。

    “够那些地方一个冬天的取暖吗?”

    魏广德皱眉问道,他对这些还真没太多研究,毕竟家里准备焦炭可不是他在主持,家里有专人负责此项采购。

    “这个.顺天府只会汇总几个县衙报上来的数字,具体够不够我还真不知道。”

    芦布不敢隐瞒,小声回报道。

    “我写个条子,明日你带上几个人去顺天府,让他们带你去看看,计算一下。

    往年没人管就算了,今年既然我想到这个事儿,自然不能无功而返。

    去看的时候告诉下面那些人,这项开支以后每年都要做,每年冬季前务必报上数字来,就说我会让人下去监督的。

    至于其他府县,让户部派人去督查一下。”

    魏广德想想,四九城或许能够管一管,可其他地方,还是得让衙门出面,他贸然插手也不好。

    “哦,是,老爷,那我尽快安排下。”

    芦布急忙点头。

    这出去查看,他是代表魏广德,自然不能把差事儿办差了。

    就算这数量有些出入,但也不能出入太大,不然自家老爷面子上也不好看。

    另外,他明后几天怕是回不来,可不得把门口的差事找个舍人来做。

    “下去吧。”

    魏广德写好条子交给芦布,挥挥手,这才拿起桌上奏疏看起来。

    今天的差事儿还是要做完,就算这些奏疏大多无甚意思。

    芦布出门不过半盏茶功夫,魏广德也只看了两本奏疏,门口脚步声响起。

    魏广德抬头看了眼,芦布已经带着曾省吾进来了。

    “三省,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魏广德放下手里奏疏,乐呵呵起身冲他拱拱手道。

    “我的次辅大人,我这可是专门来向你禀报大事的,那还要风,我自己就眼巴巴给你送来了。”

    曾省吾急忙还礼,嘴上也说道。

    “请坐,芦布,上茶。”

    魏广德转出书案,引着曾省吾在会客室坐下。

    依旧是木椅,只是天气凉下来后,魏广德让人给每张椅子加了个软垫。

    魏广德不是没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