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隆万盛世 > 1376晕了

1376晕了

    1376晕了 (第3/3页)

居正下文。

    果然,看到魏广德放下奏报,张居正终于有开口说道:‘仅福建膏腴之地就有如此之多隐瞒田地,全国范围内该有多少?

    我欲尽快让户部以福建清丈经验编制《清丈条例》,自北直隶开始,山东、山西,自北向南开始清丈之事,善贷以为如何?’

    魏广德考虑片刻,终于还是点点头,“叔大兄,若考虑好,可按此施行,不过”

    踌躇片额,魏广德才继续说道:‘《清丈条例》最好还是先发各省议论,再行实施为好。

    同意条例的省份,可先进行清丈,有异议的省份,可让他们上奏需要调整的条款,待朝廷确认后再行清丈之事。’

    魏广德开口提议道。

    以福建的清丈经验,未必适合全国,毕竟大明太大了,东西南北差异巨大,一刀切不可取。

    张居正闻言,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思考。

    “容我再想想,此事近两日还是要定下来为好,不易拖延时间。”

    最后,张居正才抬头说道。

    魏广德从张居正那边回来,就在门口就对芦布吩咐道:“马上去把福建历年上报田亩数额查出来,从洪武朝开始查。”

    “是,老爷。”

    魏广德多少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劳堪也提到福建那边清丈的事儿,毕竟他在福建做过左布政,关系人脉也有。

    否则,这次他去浙江,还有福建商人前来拜访,其实都是诉苦来的。

    按照现在的消息,福建清丈过程中其实出现许多纰漏,特别是有故意做大数字的嫌疑。

    不过当时不知道福建到底清丈出什么数字来,魏广德不好表态。

    今天,福建的结果报到京城来,魏广德也想看看大明的福建到底有多少田地。

    之后的时间,魏广德就在值房里处理公务。

    不把这些奏疏票拟好,他今天也别想下班。

    中午在值房吃过午饭,也就是小憩一会儿。

    等他起来以后,芦布这才端上新泡茶水的同时,还带来一份手抄的纸笺。

    魏广德拿起纸笺看了眼,上面就是芦布让人去查的福建历代报上来的田地数量。

    然后,就被数字惊讶住了。

    纸笺上清楚的记录了洪武二十六年福建官方统计耕地是1462万亩,之后到弘治十五年的时候,耕地降至1351万亩,再到去年的数据是1342万亩。

    官方记录的田地,减少了一成,看似很小,可却没有考虑到二百年时间里可能存在的,新增的田地。

    福建多山是不假,可稍微平缓些的小山,就不断被辛勤的农民开垦成了梯田,西晋时期就开始了。

    好吧,魏广德此时又注意到人口变化。

    洪武时期登记人口福建有372万,弘治时期增加到516万,而去年止为642万,人口大增而田地收缩,凸显出人多地少的矛盾。

    不过,真正让魏广德感觉头晕的还是全国总耕地数量。

    芦布差人查的资料,或许是抄录之人尽职,居然在抄录福建数据之外,还把全国各年份上报的田地数量也超出来了。

    魏广德觉得,抄录的人怕是也觉察到其中的猫腻了。

    简单说就是,洪武十四年全国有田地3.66亿亩,到二十四年是3.87亿亩,但是到了二十六年,只两年时间就暴增到8.5亿亩。

    之后洪武三十三年,也就是建文二年,田地数量将为4.25亿亩,之后一直到成化二十一年,大体就只有4亿多亩。

    不过到了成化二十三年,田地数量再次暴增至8.25亿亩,几乎整个弘治朝,都维持在这个水平附近。

    而到了弘治十八年开始,田地数量再次突降到4.69亿亩的数字,而嘉靖朝和隆庆朝,数字大体维持在4.5亿亩上下。

    好吧,魏广德彻底晕菜了。

    他还想理清楚大明的田地数量变化之谜,没想到自己先被整晕了。

    这个数字差额之巨大,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芦布,这数字抄录准确吗?”

    魏广德忽然问道。

    “老爷,抄录之人怕抄错了,还找两人复核过,准确无误。”

    芦布明白魏广德晕菜的原因,他也晕,好在中书倒是有自己的猜测,于是小声道:“可能和240步为一亩有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