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隆万盛世 > 1487京城第一座洋楼

1487京城第一座洋楼

    1487京城第一座洋楼 (第3/3页)

来,虽然也被欺负的够惨。

    而经过调教后的大明,如果能顺着魏广德布置的继续发展下去,就算成不了列强,但也不至于被列强欺负,守住东亚基本盘还是没问题的。

    之后就是小皇帝起驾回宫,而魏广德在送走小皇帝后就回到文华殿。

    这是每天皇室对讲官的奖励,赐宴,在文华殿吃一顿再走。

    小皇帝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他现在名义上亲政,但权力还是在内阁,上面还有太后管着,其实和没亲政时差别不大。

    不过,现在的一些朝臣看到他,似乎态度上还是有了一些变化。

    就比如刘守有,看到他就恭顺多了。

    只不过小皇帝也有不开心的地方,出了文华殿后并没有直接回乾清宫,而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让人摆驾慈宁宫。

    不是小皇帝不想见到母亲,而是太后叫他去,其实是因为宫里住的那个王宫人。

    现在小皇帝还拖着没法旨意,册立王宫人为妃,虽然他也知道拖不了多久的。

    最起码,在分娩前,这个封妃的旨意是一定要发出去的。

    这事儿,虽然外廷没有传开,但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毕竟算是宫里的丑闻,如果皇帝不提,魏广德也不好主动提及此事,搞不好要坏事儿。

    只是王宫人肚里这位光宗,魏广德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才好,或许真的没有皇帝命吧。

    下午,魏广德用餐后回到内阁,先去和张居正说了下,陛下不反对,算是计划在小皇帝那里挂了号。

    后面就是等,等草原那边消息传来,朝廷才好有所动作。

    “哦,对了,松江府上午有文书送来,使团几日前已经起航,算时间这两日就该抵达天津。”

    张居正递给魏广德一张松江府发来的文书,讲述西行使团的行程。

    “终于是回来了,听说他们带回来不少那边的东西,我倒是很有兴趣,也让工部准备了一批匠人,好好看看夷人的手艺。”

    魏广德看完文书,笑着说了句。

    “上次你说打算在京城按照西洋技艺建造一栋建筑,是认真的吗?”

    魏广德刚回京城,在乾清宫的时候,也说起过使团发回来的奏疏,他对其中提到欧洲人用石头建造城堡宫殿等建筑有些兴趣,打算复制一座,然后让匠人们好好评判下,到底是大明传统建筑好还是夷人的建筑更有优势。

    石头建筑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建造更加恢弘大气,可以有很高的挑高,还可以建造很多层的结构。

    而不像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注定就两三层。

    虽然也有个别的木塔有十多层高,但并不普遍,还需要满足特殊要求,比如有适合的木料为骨才能实现。

    魏广德现实,也有自己的算盘。

    西洋以石料为主体的建筑,特点分明,其实可以在大明推广的。

    而他,就打算做这个事儿。

    他已经吩咐张吉在京城内城收购一个好地段的地皮,准备建造一个西洋建筑,开家大酒店。

    他魏阁老的生意,只要搞出特色,不愁没人来这里吃饭住宿。

    想想,在都是二三层高的木头房子里,出现一座六七层高的砖石建筑,绝对吸引眼球,让所有到京城来的客商趋之若鹜。

    这也算是魏广德推动大明洋为中用的贡献吧,其实打定这个主意的时候,他还是有些自鸣得意的。

    既赚了钱,还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在历史上也能做出贡献而留名。

    徐光启不就是因为推动西学青史留名,不过现在魏广德把这个功劳抢下来了。

    传统和西学到底哪个好,其实魏广德不在乎二者分出高下。

    传统的中庸之道里就有包容并济,自然可以全都留下,再融会贯通,发展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不否定也不肯定,反正魏广德打算把京城第一栋西洋建筑纳入自己产业里。

    魏家在京城有酒家生意,正好再借此扬扬名。

    “我已经让人找地段,在内城繁华之地,但不能太靠近皇城,听说西洋建筑都很高大.”

    魏广德就在首辅值房里和张居正谈论,直到书吏送来一碗汤药,魏广德才惊讶问道:“叔大兄这是身体有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