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隆万盛世 > 1523退路

1523退路

    1523退路 (第3/3页)

怕是制衡不了高拱。

    于是,才有急招他回京,希望集他和张居正的合力,限制高拱。

    最后,太后下诏驱逐高拱,怕也在隆庆皇帝的遗嘱里,只不过太后因为张居正和冯保的行动,提前发动。

    魏广德终究晚到了,而两位太后也按照隆庆皇帝最后的布置,提前发动罢免高拱的行动。

    隆庆皇帝应该是深知他这个老师的德性,所以看似信任,但实际上并不完全信任。

    李春芳、陈以勤都是裱糊匠,不能给大明朝堂带来根本性改变,于是他被迫重新启用高拱。

    可是高拱需要制衡,他这个人太刚愎,于是就有了他和张居正。

    至于冯保,外间传闻魏广德也不确定。

    不过,从内廷中安排顾命大臣的,冯保还真是內监第一人。

    历史上揽权的太监多了,可还真没有成为辅政大臣的说法。

    毕竟,朱元璋设有铁牌,言明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还政,必须还政。”

    魏广德现在自感年轻,还不想急流勇退。

    让皇帝做主,让他充分掌握权力,对魏广德来说无疑才是明哲保身最好的法子。

    当然,他谋划多年的计划,也要执行下去,不然前功尽弃也是可惜。

    有了这个念头,魏广德才忽然感觉浑身轻松起来。

    “我还真是贪恋权位啊。”

    魏广德心里也感慨一句,为了当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至于功高震主,那无所谓,只要操作得当,就不是威胁。

    比如东征倭国,只要把责任推到万历皇帝身上,打赢了皇帝荣耀加身,威望大涨,打输了他背一部分黑锅,反正把功劳分出去,给皇帝,给兵部,给带兵主将,他得个运筹之功就好。

    此时,坐在轿子里的魏广德和那位躺在床上的首辅大人在想同一件事儿,都在给自己谋划后路。

    而在草原上,已经点亮了无数火堆,一大群人在一起载歌载舞。

    黄台吉的队伍中午抵达板升城,郑洛陪着忠顺夫人,与扯力克、恰台吉一起迎接他的到来。

    黄台吉既没有和忠顺夫人一起并营,也没有去扯力克答应,而是在板升城西北方向扎营,算是交战双方的中间。

    当初麻贵也考虑过这个位置,不过想到被蒙古人三面合围,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这个位置。

    黄台吉当然没有这个的顾虑,反而这里让他感觉更加安全。

    王帐之外,一排矮几摆开,每张矮几后坐着两个人。

    中间的,自然是顺义王和忠顺夫人的位置,左边是郑洛和麻贵,右边是扯力克和恰台吉,之后才是其他人。

    四处的火堆把这里照的灯火通明,许多人已经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舞蹈。

    郑洛不时和黄台吉遥遥举杯,然后一饮而尽。

    大明的官员,不喝酒的少,不仅是因为这个时代酒精度数低,更是因为在科举时已经把吃喝赌都学会了,学精了。

    而郑洛一边不时和黄台吉聊上几句,眼睛却盯着不远处一张桌子。

    那是板升城派出来迎接顺义王的代表,正是阿力哥。

    大成比吉算是黄台吉的职儿媳妇儿,自然不用出来迎接大汗,只需要派出代表即可。

    而郑洛派出的齐成,在白天联络阿力哥失败后,自然就把今晚的接风宴当做机会。

    是的,一大早阿力哥就作为板升城代表,出城迎接顺义王,和忠顺夫人、扯力克在一起,齐成如何于他交流。

    随着酒席进行,不时有人进进出出,酒量浅的已经回帐篷休息去了,而酒量大的则找地方小解。

    当阿力哥起身,和相熟朋友打着招呼出去后,齐成也从矮几旁起身,装作很急的样子快步跟了出去。

    终于,当宴会进行到深夜,酒席散场。

    黄台吉众人说道:“今日到此结束,明日下午来我大营,好好说说这板升城发生的事儿。

    有什么误会,当时候再说开了,还有,伤亡士卒的补偿,到时候一并解决。

    就在这里,我的王帐里。

    郑总督,本王很感谢朝廷的关心,到时也欢迎郑总督光临。”

    “朝廷对大成台吉的不幸很是震惊,更震惊于之后发生的冲突。

    派本督来,也就是帮着顺义王安抚部众,明日我必准时参加。”

    郑洛满脸笑容应承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