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隆万盛世 > 1553圈禁冯保

1553圈禁冯保

    1553圈禁冯保 (第1/3页)

    明朝的官场,就是一张横竖结成的纵横之网。

    横向的,可以理解为官员的同窗、同年,而纵向则是老师、座师等,许多官员初入官场,还会主动选择靠山,向他们看好的靠山递送门生贴。

    除此外,更加广泛的就是乡党,利用同乡的关系连结起来的纽带。

    而在后庭,宦官从入宫起就被分成两类人,一类是做粗使活计的牛马,二就是聪明机灵年龄还小的孩童,这些孩子会被送进内书堂读书识字。

    从这里毕业,会被宫里大太监挑选到他们手下。

    这些人中那些有机缘的,往往会被这些大太监收为干儿子,而这些干儿子们成为低级太监后,也会从内书堂选人,于是大太监门下的干孙子就出现了。

    活的够久的太监,甚至能做到“五世同堂”。

    所以,太监之间也有如前朝般的纵横关系网,横向是内书堂同窗,纵向就是“父子”关系。

    宫里地位的高低,是皇家给的。

    可在宫里的势力,则是自己身份地位带来的。

    大太监,一样会引得小內侍争相投靠,于是就是徒子徒孙一大帮,说话做事一呼百应。

    宫里处置一个大太监的影响,可丝毫不比前朝轻。

    拔出萝卜带出泥,往往株连就是数百人,可想而知对后宫势力对比影响有多大。

    张宏顾忌的就在这里,不管谁倒下,后宫总要乱上一阵子,特别是被处罚的大太监,对短期内宫廷的稳定,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空出来的位置,他和张诚、陈矩等人,势必是要争上一争的。

    这是斗赢的前提下,斗输了就是别人瓜分他的势力。

    张宏待人仁厚,自然是想竭力避免发生这样的事儿。

    只可惜,得罪冯保,他也知道必须想法子自保才是。

    只不过现在宫里三位贵人,张宏却是都不靠,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找谁。

    他的关系,早就作古。

    说起来,太监张宏在嘉靖时还是“随朝捧剑”宦官,他的干爹可是当初内廷第一人黄锦。

    只不过经历隆庆朝,黄锦在宫里的关系基本上都断了,皇帝是裕袛出身,自然重用裕袛中人。

    他,也就是和冯保是同窗,还是同龄,所以才被冯保看重,在隆庆朝的后两年逐渐发迹。

    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论资排辈升到内廷第二人的位置。

    和冯保比,天然的存在劣势。

    至于腾祥、孟冲,还有自己干儿子张鲸那些靠奇技淫巧献媚皇帝的事儿,他是不屑做的。

    就在张宏焦虑该如何应对冯保反击的时候,乾清宫大殿里,张鲸已经进去了。

    “皇爷,我给你端茶来了。”

    在殿外打听到里面的情况,张鲸就新泡上一壶万历皇帝喜欢的福建武夷茶进来。

    撤下之前已经凉了的茶水,他就侍立在皇帝一侧。

    万历皇帝虽然不让人打搅,可不知为何,偏偏就对张鲸特殊对待,所以并没有呵斥他,而是随他。

    张鲸眼尖,自然看见御书案上放着的奏疏。

    旁边司礼监送来的,万历皇帝放那里动都没动。

    见皇帝看着奏疏迟迟没有动静,张鲸心里其实也急。

    干爹的担心他当然懂,如果这次不能撼动冯保,那自己以后的日子,在宫里,可就难过了。

    虽然皇爷会护着他,可总不能时时都护住他,总有疏漏的时候。

    不过这个时候皇帝不开口,他也不敢主动说话,总得皇爷先开口才行。

    终于,万历皇帝忽然开口说道:“真没想到,冯保这老货,居然干出这么多事儿,朕居然还被蒙在鼓里。”

    其实,万历皇帝是知道一些的,不过多是捕风捉影。

    毕竟,冯保做的事儿,不会主动给皇帝交代。

    但是,接受魏广德、张居正教育后,万历皇帝已经深深明白一个道理,“无利不起早”。

    冯保私底下,肯定没少干龌龊肮脏事儿,看奏疏里那些事儿,许多是他这个皇帝都想象不到的。

    “皇爷,其实冯公公做的那些事儿,那是这奏疏里的。

    听闻京中早有传言,说冯公公家里富可敌国,金银珠宝都不知道装了几屋子。”

    终于等到皇帝开口,张鲸就亟不可待的上眼药。

    “都是传闻而已,当不得真。”

    万历皇帝却只是笑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