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隆万盛世 > 1564静观

1564静观

    1564静观 (第3/3页)

    可就算如此,他也在兵变后及时处理,快速平息此次事件,可以说他自认为完美履行职务。

    可就这样,还是被人弹劾,夺官闲住,于是心中一恨,直接写了致仕奏疏,夺回老家十年不出来。

    即便隆庆朝给他发复出文书,他也直接顶了回去。

    这次,要不是看到魏广德、劳堪逐渐混的风生水起,他都兴不起回来的打算。

    朝廷里面太黑了。

    他来了,也终于见识到朝廷的黑暗,知道当初自己没背景,所以就算暂时得到权利,也因此很快就会失去。

    在掌权者看来,能干的官员其实很多,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影响什么。

    这或许就是嘉靖皇帝那时的选择,谁叫你没靠山,如同小儿怀金过闹市,肯定有人觊觎的。

    只是闲住其实都算好,许多人是被罗织罪名,直接办了。

    好吧,对于大明朝官员来说,罗织罪名其实多少感觉言过其实,毕竟大部分官员其实都是罪有应得,因为干干净净的官儿其实没几个。

    这会儿,他能想到的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张四维弹劾,他们也有的是御史,发动对张四维的弹劾。

    大不了,两败俱伤。

    只是没想到,魏广德笑着摇摇头说道:“不必,让他出招。

    我倒是想看看,他弹劾我什么,也算是善贷三省吾身必须经历的过程。

    看看旁人眼里我到底有那些方面做得不好,以后改过就好了。”

    魏广德确实笑的坦然。

    因为他猜测,或者说他自认为在朝中不算贪官,他贪过钱,不过最后惠及的其实不是自己,因为他根本就看不上那仨瓜俩枣。

    这些银子,都是潜规则,他不能打破,所以收了。

    可朝中也确实有寒门子弟,所以他帮扶了。

    有人就算拿此说事儿,他也有充足理由驳回去,最多就是德性有亏。

    至于其他的,魏广德还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大罪。

    “那怎么行,谁知道会如何泼脏水。”

    张科看魏广德不以为然却是有些急了,开口说道。

    “其实,他多半就是罗织罪名,不过关系不大,只要还是看宫里。

    我觉得,他此番或许是为了吏部那个位置,但也是在试探今上的态度。

    到我这个位置,其实根本还是看宫里那位的意思,若是真不愿我继续做首辅,这次斗下去对我也不会有好处。

    不过我觉得,不妨让他试探下也好,至少我心里有底。”

    魏广德开口说道。

    让他自己找机会试探,万一被皇帝看出来,那可就不妙了。

    揣测帝心,这是很犯忌讳的。

    让张四维帮忙试探,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

    “以不动应万变吧。”

    魏广德最后一锤定音,让他们都不要有所行动。

    只不过,若是明日真有弹劾他的奏疏,九卿会议上,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魏广德没有推举的人选,人还在山东,都没入朝,所以他也没说。

    “只要不能遂了他的心意就好。”

    魏广德送人出府的时候,才又补了一句。

    人走后,魏广德回后院路上,也在盘算他的布置。

    现在就让那边行动的话,几日后张四维就会收到消息,到时候难保不会对此有所怀疑。

    想想,魏广德还是摇摇头,这会儿还是不要多生事端为好。

    等年底的时候发动,让他张四维直接滚回老家去,顺势就拉余有丁入阁。

    不过到时候要面对曾经的盟友申时行,还有名义上靠向他的余有丁,魏广德心里没底,他们就真会听自己的。

    毕竟,这两位是同科,都是一鼎甲。

    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还有个榜眼是谁来着?

    哦,对了,是王锡爵,还跟着自己修过书,当初也是张居正的支持者。

    只不过夺情事件时态度过于强硬,被张居正不喜而被排斥,致仕回乡。

    这种人,早晚都要复起。

    魏广德看的很明白,只是他不打算用。

    毕竟人来了,说不好会和申时行走到一起。

    现在魏广德对申时行也是不够放心,也是处处提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