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4章 解剖发现 (第3/3页)
边缘不整齐,像是被暴力撕扯造成的。“领口的撕裂方向是从左至右,符合被人从左侧拉扯的受力特征,”张凯测量撕裂长度,“撕裂处的纤维有明显的拉伸和断裂,属于生前撕裂。”夹克左胸口袋内有少量河泥和水草碎屑,与北河岸边的泥土成分一致,说明尸体在水中曾与河床发生摩擦。
“结合这些发现,死亡原因基本可以确定了,”张凯对小林说,“机械性窒息,具体方式为扼颈,死者在生前有明显的搏斗抵抗,这从手掌的损伤和指甲缝里的残留物可以证实。”小林疑惑道:“那为什么尸体是在河里发现的?是死后抛尸还是生前落水?”张凯指着尸体的口鼻:“口鼻部有少量蕈状泡沫,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少量溺液,但没有典型的溺死征象,比如肺泡扩张、胃内溺液等,说明是死后被抛入河中的,落水后有少量液体进入呼吸道,但不是溺死。”
整理解剖结果时,张凯和小林在讨论案情。“死亡时间确定为 6月 13日晚 10点至 6月 14日凌晨 2点,与现场勘查发现的拖拽痕迹时间基本吻合,”张凯总结道,“死者生前有激烈搏斗,与凶手发生过肢体冲突,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很可能来自嫌疑人,这是重要的生物证据。颈部的指压痕显示凶手使用右手扼颈,指节宽度约 2.8cm,推测为男性,手部力量较大。”
小林看着颈部的指压痕照片:“从压痕的分布和力度来看,凶手应该比死者高大强壮,不然很难形成这么明显的指压痕和舌骨骨折。”张凯点头认同:“结合杨森他们的足迹分析,嫌疑人身高 178-183cm,与这个判断一致。另外,死者胃内容物正常,没有中毒迹象,排除了被下药后遇害的可能,是突然遭遇袭击的。”他突然指着夹克上的纤维:“这些黑色涤纶纤维与现场发现的一致,进一步证实死者就是在北河岸边附近遇害后被抛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