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反派也有春天2 > 1.1939 塘西风月

1.1939 塘西风月

    1.1939 塘西风月 (第2/3页)

窄海岸形似“鸟咀”的地貌。1903年填海工程完成后此地一度荒废。香港开埠之初,妓院分为华人和洋人妓院,华人妓院主要集中在上环水坑口一带,而洋人妓院则集中在湾仔春园街。1904年,香港第13任港督弥敦抵港,刚好上环水坑口街妓寨被大火夷平。弥敦下令所有华人妓寨一律迁至石塘咀,决定利用色情事业该区得以开发。石塘咀因而名盛一时,成为集黄赌毒于一身的红灯区,俗称“塘西”。

    当年无色胆又无钱银者,唯有靠塘西名妓风月故事解馋。于是乎风月报章杂志应运而生。妓寨与文化圈可谓唇齿相依,风月场所会付钱给报刊介绍初来乍到的小姐。“今时今日重看,会觉得内容好有文化,写作的都是骚人墨客。杂志有《墨花》,小报有《疏肝》、《骨子》”。以上刊登的文章写得含蓄文雅,佳人身世故事有如小说,作者当中不乏有识之士。正应了那句“名士风流”:“上海称知书识礼的妓女为女教书、女先生,香港也跟着这样叫。”而油麻地庙街那边的“楼凤(‘一楼一凤’是香港性工作者的一种提供色情服务的独有方式,因一个住宅单位内只有一名妓女而得名。据香港法例第200章117条,任何处所由超过二人主要用以卖淫用途即可被视为卖淫场所,任何人管理、出租、或租赁卖淫场所都可被检控。为逃避法律制裁,由此发展出了‘楼凤色情业’)”则流行《玉女经》、《禁经》等更为粗暴露骨的艳书。

    《一代名花花影恨》的原形,红妓花影恨(本名朱秀珍)亦得风月报章杂志连篇累牍报导而艳名远播,当选“花园大总统”,一时风头无两。无数富家子弟甘愿拜倒其石榴裙下。为了能一亲芳泽,据说要排队一年之久。花费巨资为一睹芳容者,更不在话下。红妓如白玉兰、白玉蝉姐妹等,亦常有花边新闻见诸于报端,成为寻芳客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亦是循踪访艳的《风月指南》。

    据说当时石塘咀有数百间妓院,“大寨”70多家,妓女近2000人,酒楼40家,而依靠妓寨维生的人更接近5万人,遂有“塘西风月”之称。以当时香港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