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准备离开日本的“永世剑圣”【5400】 (第2/3页)
如果说锦旗是公家的旗帜,那么御白旗就是武家的旗帜!
“容我再提醒一句,‘伪造御白旗’也是青登的主意。”
青登摊开双手,一脸坦荡:
“这不叫伪造。御白旗不同于锦旗,并非‘只此一件’。”
“只要是正统武家,都有资格使用御白旗。”
“我们只不过是亮出了本就属于我们的军旗而已。”
语毕,从刚才起就一直坐着的青登,缓缓起身。
“近藤君,可以麻烦你拿着锦旗吗?”
近藤勇点点头,举起锦旗,与拿着御白旗的土方岁三并肩而立。
青登和山南敬助站到远处,遥望并排飘扬的这两面旗帜。
山南敬助无声地笑笑,替在场众人说出感想:
“锦旗与御白旗一同飘扬在战场上……这应该是古往今来的头一遭吧。”
……
……
匡天二年/明治二年(1866),4月10日——
萨摩藩,鹿儿岛城,某房间——
西乡吉之助与岩仓具视相对而坐。
“岩仓先生,陛下最近还好吗?”
岩仓具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他很好。他视救济天下为己任,每天都在刻苦学习。”
西乡吉之助轻轻颔首:
“有如此明君,实乃吾等之幸。”
西乡吉之助又问了一些不咸不淡的问题后,倏地一转话锋,神色认真地开启正题:
“岩仓先生,那东西做好了吗?”
岩仓具视勾起嘴角,颊间挂满耐人寻味的笑意:
“嗯,已经做好了!比我预想中的还要完美!‘北朝’的乱臣贼子们看到这个后,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呢?呵呵,真是令人期待啊。”
他一边说,一边把自己腿边的那个锦盒摆至膝前,然后缓缓打开盒盖——内容物是一件红白二色、正中绣有十六瓣菊花的旗帜……
……
……
匡天二年/明治二年(1866),4月15日——
京都,绪方的和果子铺——
平日里生意红火的店铺,今日却门可罗雀——只因店门处挂着“歇业”的牌子。
这个牌子从三天前起就挂在那儿了。
这对平易近人的夫妻怎么了?明明生意很好,为何突然歇业?而且还连歇数日——这成了周边街坊近期最常提及的话题。
有说他们生病的。
有说他们有感于“南北朝”的决战将近,所以躲到乡下以避祸的。
目前流传的最多、最广泛的说法,便是他们要搬家了。至于要搬去哪里,就无人知晓了。
……
……
绪方伸长脖子,朝二楼喊道:
“阿町,这些厨具要带走吗?”
他前脚刚说完,后脚阿町的回应就从二楼飘来:
“留那口小锅和那柄长勺就好!只要有锅子和勺子,就不愁没热菜吃!”
伴随着轻盈的、由远及近的脚步声,阿町抱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红色布包,下到一楼的厅房。
“我想带的衣裳都在这儿了。”
她说着把怀里的红色布包摆到面前的桌案上。
在桌案的另一侧,放着一个蓝色的布包——这是绪方的行李,里面装着他的换洗衣物。
须臾,绪方从厨房走来,左手抓着精致的长柄勺,右手提着结实的小锅。
“阿逸,我们要带的必需品都在这儿了吧?”
阿町说着转动目光,扫视整个厅房——只见原本十分整洁的榻榻米,现在铺散着一堆零散玩意儿。
从厨具到干粮,从碗筷到水筒,应有尽有。
“嗯,将它们打包起来吧,希望这些东西不要太重。”
阿町朝绪方挤了挤眼,调侃道:
“如果太重的话,在前往欧洲的路上,就劳烦你一直背着了。”
绪方以打趣的口吻接腔:
“那我们得把行李的份量继续减轻才行。”
说笑间,二人默契十足地整理行李,先是分门别类,然后统统装进一早就准备好的黑色包袱皮里。
在把这些必需品都捆结实后,最终呈现在二人眼前的黑色布包要比他们预想中的小上不少,直径约莫50厘米,不算很重。
两个装衣服的布包(红布包、蓝布包),一个装必需品的黑色布包——二人的行李就这么多,恰好是他们俩夫妻能轻松带走的程度。
看着并排摆放的这三个布包,阿町自言自语般感慨道:
“我们的行李意外地少呢。”
绪方笑笑:
“毕竟我们早就习惯了旅行。要带什么、不该带什么,全都一清二楚。”
因为老化速度慢的缘故,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搬家,住进没人认识他们的全新环境之中。
数十年来的一次次搬家,使他们习惯了“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家具也好,衣物也罢,能不买就不买,时刻为搬家准备着。
今日今时,显而易见,他们又要搬家了。
不过跟以往不同的是,他们这一回儿要搬到非常遥远的地方——他们准备前往欧洲。
第一个落脚点,姑且定在法国。
木下琳(葫芦屋的总帅)有几个法国朋友,他们可以为绪方和阿町提供一些关照。
在从五棱郭回到京都后,绪方立即把“前往欧美”这一计划付诸实践。
他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说服阿町——这毫无难度可言。
喜欢火器、钟表等精密器械的阿町,本就对科技发达的欧美充满好奇。
因此,当绪方发出“我们去欧洲吧!”的提议后,夫妻俩一拍即合。
假使他们有意的话,早在去年年末就能动身。
只不过,他们都不愿冒着严寒出远门。
因此,他们决定等等开春了、天气缓和了再慢慢计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