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南朝”出兵!青登与绪方的道别。【5000】 (第2/3页)
对”一样,急匆匆地收拾行李、细软,拖家带口地逃往乡下。
这些士民的慌忙奔逃,在一定程度上给新选组带去不小的麻烦。
抬眼望去,逃难的人群堵塞街道,几乎没留下半点空隙。
早不逃,晚不逃,偏偏在战争已启,军队正忙着调动的这个节骨眼里成群结队地逃难……虽令人无奈,但究其缘故并不复杂。
居住在城町的百姓们要么是工匠、商贩,要么就是第三行业的从业者。
这些工作皆根植于城町,有了城町才会有这些工作。
换言之,一旦离开城町,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将断了收入。
江户时代的腐朽黑暗与低下的生产力,注定了百姓们的巨大的生活压力,大多是手停口停。
因此,不到最后一刻,他们是不可能离开赖以为生的城町的。
因为京都和大津是前线,所以就数这两地的士民们逃得最多。
愿意留在这两地的士民,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没法离开的人。
对青登而言,能走的平民们都撤走,反倒是一件好事。
天知道此仗会打到何等规模。
在京都、大津爆发激烈巷战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
最大程度地“清空”这两座城町,就能放开手脚地大闹一场了!
为此,青登特地派遣部分人手以协助百姓们撤离。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过再三考量后,青登在“清空”京都、大津的同时,也决定“清空”橘邸。
……
……
秦津藩,大津,橘邸——
“桐生老板,拜托你了。”
青登郑重地这般说道。
桐生老板还以令人安心的笑容:
“尽管交给我吧。有我护送,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的。”
说罢,桐生老板特地拍响腰间的佩刀。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桐生老板在与山田浅右卫门克己决斗时留下的伤势已基本恢复。
如今的他,风采依旧。
青登决定让橘邸的所有非战斗人员都撤至大坂。
家人们是青登唯一的软肋……即使是按“藏起软肋,好让青登全力战斗”的功利角度来计论,青登也有十二万分的理由让家人们都撤走。
当“南军”攻来时,京畿将会是毋庸置疑的主战场。
大坂位于京畿的边陲,不易受到战火的波及。
更重要的是,大坂有葫芦屋在——青登想不到比这更安全的地方。
当青登将“帮忙照看我的家人们”的请求传达给木下琳后,很快就收到了对方的“没问题”的痛快答复。
不仅如此,桐生老板还特地赶来大津以协助护送。
需要撤走的人,有青登的两个还很年幼的孩子(橘将臣、橘茉子)、橘邸的佣人们……当然还有最需要远离战场的那俩人:尚在昏睡的总司和德川家茂。
青登本想让天璋院与和宫也撤到大坂。
没成想,却遭到二人的毫不犹豫的回绝。
“我也是能战斗的。”——天璋院一边拿起爱弓,一边威风凛凛地这般说道。
“如果是家茂的话,他绝对会留下来。”——和宫的语气里充满不容置疑的意味。
她们俩说到这个份上,青登也不好再反驳什么了。
青登与桐生老板交谈时,总司和德川家茂已被安然地抬进马车之中。
青登刚刚特地看了他们一眼,心中不住地想着:他们可能就要醒来了。
怎可惜……他再一次抱持着失望的心情从他们身边离开。
该带走的行李都已装车
只剩下那——橘将臣和橘茉子仍未上车。
不难看出,桐生老板很擅长跟小孩相处。
桐生老板曾说过,在阿舞还很年幼时,他就长期担任她的保镖兼保姆。
想必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练出了带小孩的本领。
只见他一手一个抱起橘将臣和橘茉子,满面慈祥。
“好了,小家伙们,跟着老爷子我去大坂吧。我和你们的外曾祖母(木下琳)会好好地照顾你们的。”
青登本以为这俩兄妹会大哭大闹。
毕竟他们马上就要离开父母,前往完全陌生的地方。
要知道,他们都是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不懂离别,不懂战争,无论如何哭闹都是正常的。
青登本想带佐那子或阿舞过来,有妈妈在,多多少少能让这俩兄妹感到几分宽慰。
然而,兴许是聪慧过人的缘故吧,这两个小家伙既不哭也不闹,只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趴在桐生老板的肩头上,眨也不眨地紧盯着青登。
青登弯起嘴角,牵了牵他们的手:
“九郎,宁宁,要好好听桐生爷爷和外曾祖母的话,我很快就会来接你们的。”
【注·九郎和宁宁是橘将臣和橘茉子的乳名。】
将臣和茉子不摇头、不点头,只眨巴了几下眼睛。
说来奇妙,这一刻,就跟心有灵犀似的,青登仿佛听见他们想说的话。
他们似乎在说:明白。
经过一番短暂的告别后,护送总司等人离开的车队缓缓驶动。
桐生老板骑着高头大马,紧随在车队左右。
青登站定在原地,神情复杂地予以目送。
等桐生老板等人的身影从其视界内彻底消失后,青登无声地长出一口气,随即利落地弹跳起身,跃上旁边的萝卜的背:
“萝卜,我们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