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熊学派的阿斯塔特 > 1703.拆解

1703.拆解

    1703.拆解 (第1/3页)

    尼弗迦德帝国是一个怎样的体制与文化,蓝恩早在当初第一次前往大陆南方,去熊学派的海恩卡威赫城堡里寻找宗师级学派套装图纸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个大概的观感。

    后来历经第一次北境战争,他对此有了更深刻也更笃定的见解。

    古典军国主义的奴隶制帝国,这是他们的国家体制。

    但体制归体制,真正让这个庞大帝国富裕且强大的,归根结底还是得往资源和经济的领域去考量、观察。

    单纯的认为体制就能决定一切,那是小看了体制的自我适应和自我改良能力。

    在不同的经济基础、环境之下,就算是出发点相同的国家体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因地制宜的发生变化。

    妄想仅仅通过模仿强大国家的体制,就能同样变得强大,这是种愚蠢的天真。

    斯巴达同样是古典军国主义奴隶制,怎么也就辉煌个百多年就衰颓了?

    体制是个笼统的、主要体现大方向的框架,可具体问题还是得落到具体处进行分析。

    而在曾经的历史爱好者,在正规严谨的教育体系中一路爬到高考结束的蓝恩看来,尼弗迦德在经济与资源领域的样貌,则更接近于日不落帝国。

    尼弗迦德人用他们的古典军国主义,来维持国家对外扩张的不竭野心、对于土地和生存空间的无限渴求。

    另一方面,这些打下来的土地总该有一种模式来成为帝国的力量才行,不然光打下来有什么用?

    正常的国家,这时候该考虑国家融合、民族向心力这一套流程,来完成外扩疆土的自我转化。

    但是尼弗迦德显然不正常。

    他们的军国体制是古典化的,可是他们的商业模式倒是接近资本化了!

    在尼弗迦德扩大疆土的过程中,新行省和新附庸国,尼弗迦德从来不考虑同化、融合他们。

    费那老大劲干什么?

    还得管人吃管人喝管基础建设。

    直接当商品倾销地!直接当资源供给处!

    尼弗迦德传统省份的手工业商品倾销四方,而四方的廉价原材料则涌入传统省份。

    一套剪刀差炉火纯青。

    说是尼弗迦德帝国的新行省、新附庸国,实际上就是殖民地。

    以古典军国主义维持对外扩张,又以大缺大德的殖民主义将扩张领土敲骨吸髓,辅以人嫌鬼厌的奴隶制。

    尼弗迦德的强大由此而来。

    但是见过的历史案例足够多、足够长就是有这点好处。

    对于北方人来说,尼弗迦德人的强大几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并且不仅是强大,他们还很难理解尼弗迦德为什么强大,怎么到这份上了还能继续变得更强大。

    但蓝恩看得清楚。

    他不仅是看得清楚,他甚至还大概清楚,该怎么拆分一个庞大的殖民体系。

    首先,他会把尼弗迦德帝国的军事威权给拔了。

    甚至都不用真的消灭他们的主力部队,只用把尼弗迦德军队战无不胜的名头给毁了就行。

    真当那些新行省、新附庸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