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亲朋挚友,手足兄弟 (第2/3页)
“我当然知道亚瑟爵士正在这儿,我又不瞎!”舒宾斯基开口过问道:“齐恩斯基是怎么干的活?前两天不是才把我的英国兄弟请过来做了笔录,今天怎么又把人家提溜到局子里来了?”
值班军官听到舒宾斯基居然直呼齐恩斯基的姓氏,心中暗自痛骂这家伙颇有些小人得势的狂妄。
但是谁让这家伙入选了皇上钦点的第二届审讯委员会,而他们的上司齐恩斯基居然被从名单中踢了出去。
他眼下自然不敢和这位随时可能升任宪兵司令的第三局狗特务顶牛。
亚瑟注意到刚刚还在胡乱忙活的十七个文员突然变成了静止的陶俑,只有眼珠随着舒宾斯基的靴子左右转动。
某个躲在《流放人员登记簿》后的少年书记员,正偷偷用火漆把一条风干了的耗子尾巴黏在《境外危险出版物查抄记录》的封底,看得出来,办公室里的工作确实很无聊。
和这位书记员的小动作相比,比楚林神甫在外交部偷着看《论语》足以称得上是极为高雅的爱好了。
“既然审讯委员会的大人物来了……”值班军官的靴子卡进了地板裂缝:“下官这就……”
“这就给我们来点掺了桦树茸的国宾特供?”舒宾斯基已经陷进值班军官的皮质座椅,靴跟搭上了贴着“提升办案效率”标语的公文箱。
他变魔术般从大衣里掏出镀金鼻烟盒,熟门熟路的递给了亚瑟。
亚瑟接过来看了一眼,盒盖上被磨花的双头鹰正用喙啄击桂树,他开了个玩笑道:“品味不错。不过,或许你该把鼻烟分给那位绘制通缉犯肖像的大师,让他清醒清醒,别再给通缉犯添翅膀了。”
“您不懂艺术!”舒宾斯基半开玩笑的朝天花板喷出团靛蓝色烟雾,惊散了在吊灯筑巢的蜘蛛:“上周他们给纵火犯画像配了燃烧的荆棘冠,结果克里姆林宫以为这是新版圣像草稿,还命令复制两百份分发给了各教堂。”
亚瑟听到这段子似的荒唐事:“沙皇陛下应该还不知道这事儿吧?”
“谁敢让他知道?”舒宾斯基喝了口茶:“您也明白,皇上正在气头上,这种时候再给他闹这种小笑话,谁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倒霉?莫斯科警察总署、克里姆林宫管理处连带着总督府,大伙儿都没有好果子吃。”
亚瑟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回道:“谁知道呢?也许有人就是这么希望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您提到的这些个部门,可都是好部门好职位,想要端着屁股上去坐坐的应该不在少数。”
大伙都是池塘里的老王八,舒宾斯基怎么可能不知道亚瑟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可不愿意看得太透。
这件事和他没关系,所以他自然懒得管。
他既没有上报整人的意图,也没有帮着掩盖的想法,纯粹就是看个热闹罢了。
对于舒宾斯基这个莫斯科宪兵督办来说,他最想弄死的还是莫斯科宪兵的一把手沃尔科夫。
“说到纵火案……”舒宾斯基突然用茶杯底按住旋转的文件堆:“我可能要通知您一个不幸的消息。”
亚瑟皱着眉头,暗自琢磨了一下:“您该不会想告诉我,就我出来这一会儿工夫,我的住处已经被烧毁了吧?”
“那倒不至于,但是您在俄国开展的出版生意,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舒宾斯基无奈耸肩道:“鉴于目前严峻的形势,在陛下的授意下,参政院和国务会议正在讨论一个新议题——今后所有书籍都要用俄语装订,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外语原版书也必须通过审查后方可重新出版,其中包括巴黎的菜谱、伦敦的时尚杂志和柏林的圣徒言行录。”
亚瑟闻言打趣道:“万幸不是伦敦的菜谱、柏林的时尚杂志和巴黎的圣徒言行录,要不然你们这一趟可算是白忙活了,就跟审讯那群啥也不知道的年轻人似的。”
舒宾斯基听到亚瑟聊起了他的工作,指望着靠这桩生意升官发财的宪兵上校当即反驳道:“您怎么能这么说呢,那些年轻人的思想都是极度危险的。”
亚瑟没有刻意的去揭舒宾斯基的短,但他分明记得这家伙明明上个月还在抱怨宪兵司令沃尔科夫为了冲业绩在莫斯科到处乱抓人,甚至还主动给亚瑟留下了法院副院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