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如果没有电报技术,那我看这比利时是要亡国啊! (第1/3页)
亚瑟见利奥波德露出兴趣,赶忙趁热打铁。
“陛下,如今我们谈铁路,谈的只是轨道、火车头、货运量和速度,这些固然没错。但如果只是建设铁路,便想把铁路变成国家发展的源头,那便不能只看铁轨之上,更要考虑到该如何掌控铁路系统。少了脑袋,再强壮的人也不过是行尸走肉,而电磁电报之于铁路系统,就如同脑袋之于躯干。”
利奥波德眉头一动,他还是没有搞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
他对有线电报当然不是完全没有了解,但在他的认知当中,这不过是个风靡一时的伦敦时尚单品罢了。
诚然,这东西对于时常要处理突发情况的警务系统来说,或许很好用。
如果没有电报的帮助,犯下皇家窃案的罪犯肯定不会那么快就在金十字车站落网。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花上一个先令,只为了从摄政街向海德公园发送一句“你好”,这种娱乐项目还是太奢侈了。
或许他们可以偶尔尝鲜一次,但大部分时候,绅士淑女们还是宁愿花上二十分钟亲自走到朋友面前问候。
亚瑟看到利奥波德不理解,耐心解释道:“您可以想象这样的一个场景:火车从布鲁塞尔出发,沿线经过的是低地丘陵与郁郁葱葱的森林地带,车厢中载着的不仅有布料与煤炭,还有百十个从列日返乡的工人。可谁也没料到,昨夜一场暴雨冲垮了瓦夫附近的路基,轨枕下沉,铁轨变形。按照现在铁路公司的管理方式,守站员发现异常后,会立刻派人骑马前往邻站通报,然后再一级一级的向上送达调度所,整个过程下来,快则四五小时,慢则半日。到那时,也许下一趟火车已经迎面撞上了。”
亚瑟停顿了一下,望向利奥波德:“但是,倘若沿线设有电报所呢?哪怕只是一个在小屋中轮班值守的年轻操作员,在发现故障的瞬间,也只需几次敲击,发几个嘀嘀哒哒的电码,就能让布鲁塞尔的调度厅在一分钟内作出反应,立刻中止列车出发,或者,命令列车在下一个安全站点紧急停车。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拯救了生命与财产。您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您想想曼彻斯特-利物浦铁路通车仪式上发生了什么?可怜的赫斯基森先生,如果当时有人通过电报,发送了下一辆火车的进站时间,那他又怎么可能会被撞死呢?”
亚瑟的话有理有据,利奥波德眉头一动,略微沉吟后轻轻点头表示赞同:“听起来……电报好像确实能让列车调度更加高效,但是我听说,它的建设费用……”
亚瑟早知道他会担心建设费用,毕竟去年他到各个铁路公司谈电报合作的时候,那些铁路公司的管理层也是用这个理由把他拒之门外的。
按照大西部铁路公司和曼彻斯特-利物浦公司的说法,车站书报摊的专营权大伙儿好商量。
但是,设立车站电报站?
抱歉,除非英格兰电磁电报公司愿意自掏腰包建设线路,并且在电报站建成后,让他们免费试用一年时间,否则就只能送客了。
在这方面,亚瑟还真拿这群抠抠搜搜的英国铁路公司没什么办法。
因为,即便他笃定电报对铁路系统很重要,但对方可不是这么想的。再说了,在铁路公司看来,即便现在没有电报,他们的生意不是依然很赚钱吗?因此,他们倒也不急着和亚瑟谈合作。
但是,亚瑟觉得,利奥波德和比利时肯定会对电报感兴趣的。
或者说,他们必须对电报感兴趣,因为……
亚瑟笑着开口道:“陛下,电报是神经,铁路是血管,而财政是心脏。只有这三者一同跳动,比利时的工业血脉才能真正通畅。您不能光算电报线路的建设费用,或许现阶段电报很难直接盈利,但是它却能挽回很多的经济损失。您是伦敦证券交易所里的老玩家,而且还在铁路公司考察了那么长时间。所以,您肯定知道,现在许多铁路运输依赖的纸质账簿与人工清单,一次简单的货运协调可能要耗去三天时间,而货物本身只需要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