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大不列颠之影 > 第一百四十三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一百四十三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一百四十三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2/3页)

得怔了怔,但随即想起了怀里揣着的东西。

    他迫不及待地从内袋里抽出一份折迭得整整齐齐的公文,递到亚瑟面前:“面见国王陛下当然要紧,不过在此之前,请容我把这份文件转交给您。”

    “文件?”亚瑟挑眉接过,指尖滑过封皮上清晰的印章,那是内务部的文件格式,字迹端方,所有曾在苏格兰场任职过的高级警官都能认出,这是内务大臣的亲自批示。

    亚瑟打开文件,目光飞快掠过纸面上的批文。

    他原本还以为这是内务部最近刚下发的某份文件,谁曾想,这里面记录的居然是一桩成年旧事。

    这是1833年冷浴场事件发生前后,时任内务大臣墨尔本子爵的一系列内部批示。

    “要求局方秉持克制……警员应避免动用火器……然则,若情势危殆,当全力支持苏格兰场维持秩序……”

    关于墨尔本子爵的这一系列批示,亚瑟并不认为单凭这些历史文件能够影响他对冷浴场事件的基本判断,毕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历史文件并不具备现实意义。

    因为亚瑟早就根据从苏格兰场和《穷人的守望者》、《工人之友》等杂志上详尽了解了事件经过。

    在全国无产阶级委员会正式召开冷浴场集会前,苏格兰场便已经得知了这次集会的召开时间和地点,并向上汇报给了内务部和内阁,而时任首相格雷伯爵则第一时间下令如果集会举行,苏格兰场必须立刻逮捕集会组织者,而内务大臣墨尔本子爵则根据首相指示,要求大伦敦警察厅厅长查尔斯·罗万和副厅长理查德·梅恩驱散此次集会。

    而不为人知的是,罗万和梅恩在收到内务部命令后,并没有立刻执行,而是对墨尔本子爵下达命令的法律依据表达了质疑。因为按照法律规定,英国公民合法享有集会权,所以两位厅长当即便要求与墨尔本子爵当面讨论此事。

    最终,两位厅长被墨尔本子爵说服,并得到了他的亲口保证。

    于是,苏格兰场便立刻着手张贴告示,宣布此次集会非法,并警告参与者,如果集会举行将会被驱散。

    可是,虽然警方数次警告,这场规模达4000人的大型抗议集会依然如期举行了。

    而苏格兰场也兑现承诺,于集会当天在冷浴场部署了600名警员,双方爆发了激烈冲突,参与行动的罗伯特·卡利警长当场殉职。

    在事件发生之后,陪审团不接受警方提供的证据,并裁定警方的行为是凶猛的、残暴的,且双方冲突并非是由民众的挑衅所引发,还以警方没有宣读《暴乱法》和命令人群解散为由,裁定杀人凶手无罪。

    但英格兰及威尔士检察总长约翰·坎贝尔爵士事后立刻对这份裁决提出异议,而无罪裁决也在5月30日被高等法院王座法庭推翻,卡利之死也被改判为“由一名或数名不明身份者蓄意谋杀”。

    可是,几天之后,原陪审团便致信议会,抗议王座法庭撤销其裁决,并声称王座法庭的判决玷污了他们的人格。而他们的抗议也得到了社会舆论层面的巨大声援。

    在重重压力之下,下院不得不组织特别委员会调查此案,结果他们却在调查中发现,墨尔本子爵从始至终都没有在宣布冷浴场集会为非法的公告上签字,因此该公告不具备法律效力。

    而最让苏格兰场寒心的是,墨尔本子爵居然还告诉委员会,他只是想逮捕头目,而不是驱散集会人群。

    但律师出身的副厅长理查德·梅恩爵士则出面证明墨尔本子爵在说谎,因为他保存了当时他和罗万与墨尔本子爵会面时的会议记录。

    相较于墨尔本子爵今天提供的这些文件,亚瑟肯定更相信苏格兰场同事们的说辞。

    而他之所以在返回伦敦以后,从未去拜见过墨尔本子爵,也正是因为他十分愤怒于墨尔本在冷浴场事件中表现出的两面三刀。

    虽然两面三刀是政客们的一项必修课,但是墨尔本子爵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未免有些太绝了。

    亚瑟越看这些文件,越感到心寒,直到他翻到了一页任命书——《关于任命约瑟夫·托马斯为曼彻斯特警察局副局长的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