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白鹿原完结篇,大江大河开篇 (第1/3页)
关中大地的风,带着新麦抽穗时特有的青涩和温煦,掠过白鹿村低矮的土墙和房檐。
自四年前毅然辞去所有显赫职位,带着妻儿回到白鹿原,秦浩就过起了近乎彻底封闭的日子。
白家那曾迎来送往的宅院大门,常年紧闭。无论昔日学生怀着敬仰之情前来拜谒恩师,还是西安城里的新任官员揣着“礼贤下士”的公文,带着优厚的“复出”条件登门,无一例外都吃了闭门羹。
似乎决心彻底割断尘缘,只在自家院中侍弄几畦菜地,或于灯下翻阅些冷僻的书卷,连白鹿村的事务也极少过问。
时间一晃已经到了1949年,临近五月。
白鹿原上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一辆辆军用卡车朝白鹿村驶来,为首的一辆小轿车里,岳维山拉长着一张马脸,杀气腾腾的对秘书叮嘱:“待会儿到了白鹿村,要是他姓白的识相,乖乖跟我们走,那算他祖上积德。要是……哼!”
岳维山眼中凶光毕露,手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枪套:“谈不拢,你就立刻发出信号!让外面埋伏的弟兄们冲进来,把整个白家给我团团围死!男女老幼,一个不许放过!先抓起来!反抗者,格杀勿论!”
秘书脸色煞白,声音有些发颤:“可是书记长,这……白子瀚名望太大,万一……万一激起民变……”
“民变?屁!”岳维山低吼道,唾沫星子溅到秘书脸上:“都他妈什么时候了?咸阳眼看就要失守!共军下一步就是西安!上级下了死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绝——对——不——能——留——给——共——党!这关系到我们在对岸翻盘的本钱!他要是乖乖上飞机去台岛做他的副部长,那是他的造化。要是还摆他娘的那副清高架子,不识抬举……”
他猛地将手按在冰冷的枪柄上,脸上肌肉因恨意而扭曲:“……老子也不介意在这里,跟他把这么多年的老账新仇,一次性算个清楚!让他白家彻底绝户!”
那眼神中,是积攒了十多年的怒火和挫败感凝结成的刻骨杀意。
轿车在白家大院敞开的门前戛然停住。岳维山深吸一口气,勉强在脸上挤出一丝几乎算得上“温和”的笑容,又透着居高临下的倨傲。他推门下车,身后跟着神色紧张的秘书以及四名魁梧彪悍、挎着冲锋枪、眼神锐利的贴身卫士。门口院内一派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与此同时,距离白鹿原数十里外的一条崎岖小道上,另一支队伍正疾速行军。
他们穿着朴素的土黄色军装,脚蹬布鞋或草鞋,但步伐矫健,纪律严明,赫然是人民解放军的先头部队。
领头的除了军官,还有一个穿着同样军装却未戴军帽、眉头紧锁的熟悉身影——鹿兆鹏。
多年的地下斗争和革命工作在他脸上刻下了风霜的印记,眼神却更加坚定深邃。
队伍奔行速度极快,士兵们汗流浃背。
周团长喘着粗气,抹了把汗,看向鹿兆鹏,语气带着不解:“鹿速记,你的情报不会有误吧?咱们的军队眼看就要解放咸阳,兵锋直指西安,这岳维山不在西安参与防守,也不逃跑,反而带人到这穷乡僻壤?”
鹿兆鹏猛地停下脚步,抬眼望向远处那片在暮色中轮廓逐渐清晰的原塬。
“周团长你有所不知,这白鹿村里有我一位故友,他不仅在关中大学做了十几年校长,而且还担任了SX省教育部长,抗日战争以来,陕西成为后方军工厂,这些军工厂里面80%的技术骨干,都是他培养起来的。”
周团长闻言肃然起敬:“我记得这里也是鹿速记的家乡吧?果然是人杰地灵。”
鹿兆鹏此刻却没有心情跟对方客套,心急如焚地催促:
“周团长你不了解他的重要性,如今国家百废待兴,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特别是像白子瀚这样,懂技术、懂管理、懂如何建设国家的高级人才!”
鹿兆鹏语速飞快,眼神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