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圆满” (第3/3页)
他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切的认同和一种“果然如此”的释然!
这苏凌!哪里是什么不通世故的愣头青?分明是深谙官场三昧、懂得明哲保身、甚至擅长借力打力的精明人物!
外界传言其心思缜密、智计百出,果然不虚!只是这份缜密和智计,如今看来,更多是用在了如何“安全”地完成差事上!
这简直......太对他孔鹤臣的胃口了!
一股巨大的轻松感瞬间席卷了孔鹤臣全身,连带着看向苏凌的眼神都变得无比真诚和热络起来。
他脸上那层僵硬的笑容彻底化开,变成了由衷的、甚至带着几分亲近的赞赏,抚掌轻叹道:“妙!妙啊!苏大人此言,真乃金玉良言,振聋发聩!‘点到为止,浅尝辄止’,‘水至清则无鱼’......此中真意,非深谙世情、胸有丘壑者不能道也!孔某......受教了!受教了!”
孔鹤臣连连拱手,姿态放得极低,仿佛真的被苏凌的“智慧”所折服。
卧房内那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终于被这“推心置腹”后的“惺惺相惜”所取代。
孔鹤臣只觉得心头一块巨石落地,连呼吸都畅快了许多。
他看向苏凌的眼神,再无半分敌意,反而充满了“同道中人”的欣赏。
为了进一步巩固这来之不易的“信任”,也为了彻底堵住苏凌“查案”的借口,他心思疾转,脸上堆起更为热切的笑容,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自己人”的亲近。
“苏大人既有此高见,孔某......也不能袖手旁观,看着大人为难。”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算计,语气却异常诚恳。
“大人既要‘做出样子’,孔某或可略尽绵薄......提供些许‘无关紧要’的......小线索、小把柄......”
孔鹤臣刻意加重了“无关紧要”四个字。
“......都是些下面......手脚不干净的小鱼小虾,或是某些衙门里积年的、无伤大雅的糊涂账......甚至......孔某还可......拟一份名单,将那些该敲打敲打、该挪挪位置的小角色......给大人标注清楚......”
孔鹤臣观察着苏凌的反应,见他听得认真,并无不悦,心中大定,继续道:“大人只需按图索骥......稍稍小打小闹一番......该抓的抓一两个......该罚的罚几个......声势不妨造得大些......卷宗不妨堆得高些......如此一来......”
他脸上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意。
“上面看着大人雷厉风行,一丝不苟......下面看着大人明察秋毫,铁面无私......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正好拿来堵住悠悠众口......也让大人顺顺利利完成这趟.体察民情’的差事......岂不两全其美?”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冠冕堂皇!
将“丢卒保帅”、“祸水东引”的算计,包装成了“为苏大人分忧解难”的“美意”。
那名单上所谓的“小鱼小虾”,不过是早已选定的、无关痛痒的替罪羊,或是用来转移视线的烟雾弹。
只要苏凌按他给的名单去“小打小闹”,既能做出“查案”的姿态向上交差,又能确保真正藏在水底的大鱼安然无恙,甚至还能借苏凌之手,清除掉一些碍眼的、或者需要背锅的小角色!
一石数鸟!
孔鹤臣说完,目光殷切地看着苏凌,等待着对方的“感激”与“接纳”。
苏凌靠在床头,静静地听着,那张苍白病弱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深陷的眼眸半阖着,仿佛在认真思考孔鹤臣的“美意”。
直到孔鹤臣说完,他才缓缓抬起眼帘,脸上绽开一个异常灿烂、甚至带着点“感激涕零”的笑容,声音因激动微微发颤道:“孔大人!您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解了苏某燃眉之急!”他挣扎着似乎想坐直身体行礼。
“此等周全之策,苏某感激不尽!一切......就依孔大人所言!”
苏凌答应得如此爽快,如此“上道”,让孔鹤臣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只剩下一种运筹帷幄、尽在掌握的志得意满!他连忙虚扶苏凌,朗声笑道:“苏大人言重了!你我一见如故!能为大人分忧......是孔某的荣幸!”
眼见气氛如此融洽,孔鹤臣心中一动,一个更进一步的示好念头涌上心头。
他笑容满面,姿态亲热地提议道:“苏大人......您看......您这病体还需静养......孔某也不便久留叨扰......不如这样......”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苏凌。
“两日后......待大人精神稍复......孔某在聚贤楼略备薄酒......一来为大人接风洗尘......二来届时......孔某约上六部的几位说得上话的主事官员,一同作陪......大家见个面,熟络熟络......”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也好让六部同僚,都亲眼目睹一番......苏大人的......绝世风采!更重要的是......”
孔鹤臣压低声音,带着心照不宣的笑意道:“那份......‘无关紧要’的名单......孔某正好亲手交予大人!岂不......方便稳妥?”
聚贤楼!六部主官作陪!亲手交付名单!这简直是天赐的良机!
既能向六部展示他孔鹤臣与这位新贵黜置使的“亲密关系”,又能当着众人的面,将“交易”完成,彻底将苏凌绑上他的船!
孔鹤臣几乎能看到那些同僚们羡慕、敬畏的目光了!
苏凌闻言,脸上立刻显出无比的“受宠若惊”和“盛情难却”,他强打精神,挣扎着就要从榻上坐起,声音带着激动和不容置疑的坚决。
“孔大人如此盛情......苏某......感激涕零!两日后,纵使苏某......这身病骨......还未痊愈,便是爬......也要爬去聚贤楼!否则......岂非辜负了孔大人和六部诸位大人的美意?更显得苏某......不识抬举了!”
苏凌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情真意切,将一个“知恩图报”、“深明世故”的晚辈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孔鹤臣心中最后一点防备也彻底放下,只觉得此行虽波折重重,但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圆满!他抚掌大笑,连声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