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专门找麻烦 (第3/3页)
好奇和期待。
一位年过五旬的村正走上前,深深一揖:“见过太子殿下,李家庄全体乡亲向您问安!”
朱标下马,亲自扶起村正,温声说道:“老人家不必多礼。本宫今日来,是想听听乡亲们对田亩清点的看法。大家若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言。”
村正连忙点头:“殿下如此体恤民情,真是我等百姓的福分!”
朱标看了看周围,指着不远处的村中空地说道:“这里视野开阔,不如我们到那边坐下说话,大家也能舒舒服服地表达想法。”
村长忙派人搬来几张长凳和桌案,朱标与几名官员在中间坐下,村民们围在四周。
朱标轻轻拍了拍桌面,目光扫过众人,朗声说道:“诸位乡亲,本宫听说田亩清点完成后,大家还有些疑虑。不如这样,谁有问题便直接说,本宫一定尽力解答。”
人群中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位中年男子站了出来。他略显局促地拱手:“殿下,小人冒昧开口。这次清点说我家多占了两亩田,可那些田地明明是我祖辈留下来的,怎么能算作公田?”
朱标看向他,语气平和:“这位乡亲,本宫理解你的疑虑。田地的归属问题确实复杂,但清点工作有章可循,绝不会随意更改。这样吧,你带本宫去看看这两亩田,本宫亲自核实。”
中年男子连忙点头:“殿下请随我来。”
朱标站起身,跟随男子来到田地边。这片地确实与旁边的田块连成一片,看起来没有明显的界限。负责丈量的官员连忙上前,展开地图与记录,解释道:“殿下,这两亩地根据村中记载,应属公田,但因年久失修,界碑早已模糊,才引发了争议。”
朱标点了点头,转向村正:“老人家,这件事您可知情?”
村正捻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确实如官差所言。这两亩田早年确为公田,但因为附近几户人家先后开垦,后来便无人提及。如今清点出来,自然需要归公。”
中年男子闻言面露难色:“殿下,这田是我家祖祖辈辈种下的,若突然没了,家里只怕难以维持生计啊!”
朱标叹了口气,沉声说道:“乡亲,本宫理解你的难处。既然田是公田,那归还是理所当然。但你家若因此陷入困境,本宫一定会想办法帮你。”
说罢,他转向身后的官员:“立即记录此事,回头核实他的家境,若确实艰难,可从官府拨一些赈银或其他田地作为补偿。”
男子一听,连忙跪下叩谢:“殿下仁德,小人感激不尽!”
朱标伸手将他扶起,语气温和:“你无需谢我。这是朝廷的责任,也是本宫的职责所在。”
回到村口时,朱标看向围拢的百姓,朗声说道:“今日之行,确实看到了田亩清点中的不足之处。但本宫向大家保证,凡事必定秉公而行,绝不会让百姓吃亏!”
人群中响起一片掌声,许多村民激动地喊道:“殿下仁德,万岁万岁!”
朱标一行人来到了吴家村。这里的百姓比李家庄更加热情,村民们纷纷端上自家做的糕点,围在村口迎接。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上前,笑得满脸皱纹:“殿下,小人有生之年能见您一面,真是三生有幸!”
朱标走上前,亲自扶住她的手,轻声说道:“老人家,本宫能来看望你们,也是本宫的荣幸。今日有事相询,还望大家如实相告。”
老太太连连点头:“殿下尽管问,我们老百姓最怕藏着掖着,若有什么说得不对,您也别见怪。”
朱标被她的话逗笑了,随即环视周围:“听说吴家村清点田亩的结果颇为顺利,百姓也大多认可。但不知道还有没有未解决的问题?”
村民们面面相觑,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犹豫了一下,上前说道:“殿下,咱村的田亩清点确实公正,但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听说咱村交的赋税比他们少,总说我们是沾了殿下的光,专门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