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讲席成势? (第3/3页)
“不是怀疑,是已然知晓。”朱标缓缓道,
“柳礼近来频频召见年轻学士,不在齐王府,便在弘文馆侧院。”
林士澄顿时蹙眉:“若如此,齐王是欲将这批才俊——引入己用?”
朱标望着远处台上讲学正酣的程启宣,忽地问道:“你觉程启宣如何?”
“刚直锐利,不拘旧式。虽有锋芒,却懂进退。”
朱标点头:“是个能做事的。你去与他言,三日内择出讲生十人,归东宫策事。我要这些人不止会讲,更要能写、能谋、能议事。”
“是。”
朱标语气忽地一转,幽幽一笑:“至于齐王那边……”
林士澄见他神色,心中顿明:“殿下是想……”
“他既以文士自重,我便给他再添些‘文士’。”
“殿下的意思是——送人过去?”
朱标点头:“程启宣手中,有几个桀骜学子,性子张扬,最是喜欢‘讲道理’。你挑两人,设词让他们入齐王讲席。”
“这……不会被识破?”
朱标淡笑:“他们不过把这当做一场较量,我们便顺水推舟。”
两日后,齐王府书堂。
张冕甫开讲,堂中便起异声。
一年轻学士忽地立起,高声问道:
“张先生,您言‘学者当怀济世心’,可齐王设讲私府,此心又欲何济?”
张冕一愣,冷声道:“吾言济世之心,为士人之本。齐王之讲,志在聚贤,何来私意?”
那学士朗声道:“聚贤不在名位,设私讲避东宫正道,岂非另立山头?”
张冕脸色沉了几分,正欲发声,又一人立起,道:“今日设讲府,明日设书院,他日设考选——若非欲与朝制争衡,又是为何?”
一时之间,讲堂哗然。
齐王原本躲在内堂暗处观讲,闻声走出,见堂中混乱不堪,面上却未露怒色,只缓缓走下台来,向那二人拱手道:
“二位所言,甚有见地。”
那两人互视一眼,抱拳回礼:“王爷明察。”
齐王看着他们,忽然道:“二位若有志于政事,可愿入王府议策?”
那二人微顿,随即笑道:“多谢王爷厚意,然我等不过一介书生,愿于讲席中与众同学论道,不敢妄居王府。”
齐王眉梢微挑,笑容却未减。
他当然识得,这二人定有来路,只是来得不巧,却也来得正好。
“沈泰,送二位出府。”
二人告辞离去,齐王回至内堂,身后张冕低声道:“殿下,方才那二人,恐是东宫所放。”
齐王微笑不语,只抚须道:“越是有人窥伺我讲席,越说明……他们心虚。”
“但讲堂之势,如今被扰——”
“扰了才好。”齐王轻声道,“扰得越大,越能将那位皇叔逼出幕后。”
张冕一怔。
“朱瀚。”齐王轻声念道,“他若真心护太子,又怎肯只藏于府中,不肯现身?”
他站起身,披上轻裘,目光幽然。
“我偏要逼他,现身来战。”
而此时,朱瀚正于王府小堂,与一名紫衣老者对坐品茗。
“齐王果然动了。”朱瀚淡淡一笑。
老者笑答:“殿下之布棋,果然逼得他急。”
朱瀚放下茶盏,起身,缓步而行:“他若不急,怎配做对手?”
“可如今已引火至太子与齐王正面,是否过于急促?”
朱瀚止步,望着窗外一池月影:“不急。太子,已渐能走自己的路。”
老者问:“那王爷何时现身?”
朱瀚淡然道:“快了。他既欲逼我现身,那我就给他看——我这一身旧骨,也能为太子,再镇天下一局。”
月色清凉,水波不动。
太和殿钟鼓初鸣,金銮殿晨曦未展,皇城尚沉睡在一片幽静里。
而王府之中,朱瀚已着一袭暗纹青袍,坐于堂前石榻,听沈镇禀报前夜齐王府中之事。
“齐王昨夜未歇,直至三更才散众,左右人等言其情绪未曾外露,但属下探得,他已遣人秘密查访那两名‘闹讲’之士来历。”
朱瀚略点头,指尖轻叩榻案:“他是该动了。”
“只是殿下,齐王果真打算借讲席成势?”
朱瀚眸中一闪:“若我是他,也会。”
沈镇略皱眉:“可东宫如今势头正盛,他未免太过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