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 > 第六百六十章 分裂的星轨,穹丘(4k)

第六百六十章 分裂的星轨,穹丘(4k)

    第六百六十章 分裂的星轨,穹丘(4k) (第2/3页)

巨型人造物立体图像,旁边标注着让观者瞠目结舌的参数。

    而在整幅草图下方,则是一行简洁却重若千钧的代号:“PROJECT POLARIS EXPEDITION”(北极星远征计划)

    昂热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双历经百年风霜、曾凝视过无数龙瞳的眼睛,此刻正死死盯着投影中那艘巨舰的引擎部分——那并非任何已知的化学推进器,其设计理念源自一个早已被尘封的构想。

    “代达罗斯计划……”

    昂热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沙哑,“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人提出的恒星际飞船构想,核聚变脉冲推进……理论上可达光速的12%。但他们都认为那只是个纸面上的幻想,需要的力量超越了时代一个世纪。”

    “显然,有人并不觉得那是幻想,并且他们找到了实现它的钥匙。”

    弗拉梅尔靠在酒柜旁,往常玩世不恭的脸上罕见地笼罩着凝重。

    他晃动着杯中琥珀色的液体,目光却没有离开投影,干涩着开口:“300太瓦……昂热,你知道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吗?这相当于整个人类文明当前峰值功耗的十数倍。”

    “可他们却在一艘船上,实现了这一点。”

    EVA的空灵女声在房间内响起,平静地补充着残酷的数据:“根据轨道观测数据反推及残留能源特征分析,该数值可信度超过92.7%。其加速阶段持续约14天,输出功率峰值稳定在310-330太瓦区间……”

    “它成功将总质量超过750万吨的物体在九十日内推送至土星轨道附近,并完成减速,其核心引擎效率远超我们之前的任何预估。”

    “750万吨……载员两万……”

    昂热闭上眼,仿佛能感受到那庞然大物撕裂地壳、挣脱引力时带来的无声震动。

    那本该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灾难,却被完美隐藏在了西伯利亚永恒的冻土荒原和那个巨大的尼伯龙根之下,“我们一直以为他们在北西伯利亚建造的是一个堡垒,一个避难所。”

    “我们错了,那从来不是一座静止不动的避风巷,那是一艘……埋藏于地下的方舟。而它,在九十多天前,就在我们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点火启航,直奔土星而去了?”

    “更正一下,老友。”副校长插口,“不是九十多天前。根据这份‘北极星远征’计划总纲的最终时间戳,以及EVA对比的深空观测数据微弱异常,他们的主聚变引擎阵列是在2004年9月15日全面启动的。”

    “距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近一百天。”

    “一百天……”昂热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像是要品味其间巨大的讽刺,“他们用一百天的时间,跑完了人类最先进航天器需要飞行数年甚至更久的路程,抵达了土星。”

    “而我们,直到他们的引擎熄灭,彻底隐藏在土星环的背景辐射和无数冰粒之中,难觅踪迹之后,才通过人家‘遗弃’的数据库,赵青的友情‘馈赠’,拼凑出了这个故事的全貌?”

    守夜人啜饮了一口烈酒,辛辣的滋味似乎让他清醒了一些:“最绝妙的欺骗在于,他们甚至欺骗了自己船上绝大多数的人。”

    “想想我们过去零碎得到的情报——‘温馨’的赫鲁晓夫楼社区,‘稳定’的封闭社会实验,‘保存人类火种’的生态圈和基因库……完美的表层伪装。连生活在其中的人都以为自己只是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北极圈城市里。”

    “谁又能想到,自己脚下坚实的‘土地’、基地研究所,实则是一个能以近百分之一光速、甚至更快飞行的超级飞船的甲板?”

    EVA调出了尘封的档案,一些模糊的黑白照片和手写体的会议纪要碎片浮现。

    那是1919年的巴黎,雨后的街道上,一群穿黑色长风衣的人正从凯旋门方向撤离,照片边角标注着“第一次分离”。

    另一篇日记摘录中,抄下了当时“叛徒”们内部的宣言:

    “1918年11月11日,西线停火。但混血种的尸体在索姆河底堆积成山,他们的血染红了莱茵河。我们终于明白,针对龙族的战争尚未开始,人类就已在自相残杀中展示了毁灭的本能,秘党坚守的‘守护’是笑话。”

    “屠龙?我们只是在延缓结局,而非改变结局。真正的智慧,是为文明保留火种,而非与注定毁灭的旧世界一同殉葬。”

    “末日派……”昂热咀嚼着这个词汇,语气复杂,“一战后的那次分裂……贝奥武夫他们始终不愿多谈。现在看,一切都有了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