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立教 (第2/3页)
,一阵疯癫叫喊。
如此反应,并非仙不及人,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仙胜于人,才更受冲击更感震撼,正是见天地广阔,方才知自身渺小。
但不管如何,此事都已落定。
人定胜天,极巅证道,终有大帝再出,君临神州天下!
群仙惊喜交加,众人亦是回神,望向苍穹之中的那道身影,就要做大礼拜贺。
却不想……
众人还未出声,便听苍穹之上,一语高宣而出,震动神州众生众灵。
“吾立人教,传法天下,教化众生!”
话语之声,宣告天地,震动神州。
不,不止神州!
天下五域,众生众灵,此刻皆闻道音,音中更有道理,诠释人道教义。
何为人?
道为人!
正为人!
人可为人,妖可为人,魔亦可为人!
不以血脉而论,不以族类而分,正道修者即为人!
这便是人道教义,有教无类,众生受教,皆可为人。
这人,是道果,是大觉,是圆满!
就如那仙佛神圣,道释儒法,都是修行果位,道者为仙,释者为佛,大彻大悟,大觉大醒,便得圆满,便为仙佛,不受血脉族类之限。
仙佛如此,人也一般,正道修持者,功德圆满后,便可得“人”之果位。
因此,人可为人,妖可为人,魔也可为人,众生众灵皆可为人。
此等道义,随着道音,一瞬响彻神州,众生无不知晓,天地更是呼应。
顿时……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证道异象之中,又见玄黄之光,自从九天而降,落在教尊之顶,化作诸天庆云。
天道功德!
人教方才立道,其教其义,乃是大愿,虽然还未贯彻,但凭其掌教之尊的位格与道理,也得天地呼应,众生认可,化作功德降下,气运加身。
许阳见此,亦是抬手,掌间一道金光绽放,九仪圣剑凛凛而出。
“此剑定鼎人教气运!”
话语再选,天地相应,九仪圣剑凛凛而出,煌煌剑光贯穿天地,收尽气运功德,化作镇教之宝。
如此一剑,接天连地,众生心中有感,只觉万般亲近,似乎自身命途已与此剑相连,一荣即荣,一损即损。
如此这般,圣剑脱变,终成功德之宝,人教气运之物,逐渐隐没于天地之间,似与大道相合,连动天地人心。
许阳袖手一拂,再向众生:“吾为人教道主,理当教化众生,而今在此讲道,众生皆可来听!”
此声同样响彻天下,遍及神州之地,五域生灵。
“这……!”
如此这般,不知多久,众人方才惊醒,再看高天之上,已无教主身影,只有一座宫阙凌立,传出阵阵大道之音讲经说法,清而不清,明而不明,但仍叫人茅塞顿开,豁见天地。
“安敢如此!”
另一边,太玄教,龙虎山,几名太玄真仙簇拥在张洞庭身旁,望着天际未消的种种异象,再回想方才那立教之言,惊怒交加,难以言说。
“立教?”
“不过一个地仙,也敢妄言立教?”
“如此做法,分明是要夺吾道门气运!”
“好一个人教,众生为本,人道为果,想要以此教化功德,成就天仙大道?”
“狼子野心,狼子野心!”
太玄众仙,惊怒交并,骇然难掩。
教门!
神州之中,仙门圣地,帝朝皇族不在少数,但称得上教门的不过三方,那便是太玄教,阿含寺,太学府,分别对应道释儒三教道统。
这三大教门不同于那些所谓的圣地仙门,帝朝皇族,一方传承只要有真仙出世,便可以称之为仙门,再进一步成就地仙,那也可以顺势立起帝朝。
但这教门……上古之后,再无教门!
无论太玄教,还是阿含寺,又或太学府,其教门道统都可以追溯到上古之前,那个天地未分,神人共居的时代。
其中太玄教最为久远,乃是太古之时立下的教门,阿含寺稍逊一筹立于远古,最后的太学府则立于上古。
但无论是太古远古,想要立下大教道统,都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掌教之尊,开道之主,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