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一个特技演员疯狂整活很合理吧 > 1397、半池绿!

1397、半池绿!

    1397、半池绿! (第3/3页)

了《满江红》。

    大量关于影片细节的质疑帖被顶了起来,条条都戳在要害上。

    有人翻出历史资料较真:“南宋小兵穿精钢铠甲?这道具太离谱了吧!南宋军费紧张,普通士兵多穿皮甲或布甲,精钢甲只有将领才可能配备,这是基本历史常识吧?”

    更有人扒出称谓漏洞:“片中小兵喊官员‘大人’,但宋代根本不这么叫,文官称‘相公’,武官称‘太尉’,‘大人’是明清才有的叫法,编剧就没做过功课?”

    甚至连片中舞姬唱的词也被挑了错:“那首被反复传唱的词,作者是元代的马致远,南宋末年哪来的?这就好比在唐朝电影里唱宋词,时代线全乱了!”

    而关于宣发层面的问题,更是被扒得底朝天。

    有网友晒出《满江红》的海报,批判道:“用瘦金体当标题?宋徽宗的字体配抗金主题,这审美是认真的吗?”

    更有人圈出海报上的错别字:“‘精忠报国’的‘精’少了一点,‘壮志饥餐胡虏肉’的‘虏’写成了‘卤’,这么基础的错误都能犯?”

    还有官微之前发的文案也被翻了出来。

    一条纪念“靖康耻”的微博,竟把“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断成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底下一条高赞评价怒气冲冲:“连踏马历史名句都断不明白,还好意思拍历史题材?”

    争议还不止于此。

    之前编剧受访时说“用喜剧外壳装悬疑内核”,这话如今成了靶子。

    不少观众在底下留言:

    “喜剧元素和悬疑完全没融合好,沈藤抖包袱的时候,刚攒起来的紧张感瞬间就散了,后面反转要来了,又突然插个搞笑桥段,看得人割裂得很。”

    “用嬉皮笑脸的方式拍这么沉重的主题,反而消解了‘精忠报国’的严肃性,有点不伦不类吧?”

    “我至今无法理解,就易样千玺那演技,有什么好吹捧的?”

    伴随着诸多争议,一时间,#满江红历史错误#、#满江红宣发低级失误#的话题接连冲上热搜,评论区里吵成一团。

    原本口碑稳定的片子,突然被这些细节问题缠上,热度虽没降,却多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董评看着手机上密密麻麻的争议词条,手都开始抖了。

    《满江红》陷入历史细节和宣发争议也就罢了,怎么连他偷偷安排水军抹黑《流浪地球2》的事都被捅了出来?

    网上甚至贴出了几家公关公司接欢喜传媒单子的截图,配文【某些片方输不起,玩阴的倒是挺熟练】。

    评论区瞬间炸锅,不少人顺藤摸瓜骂到了董评头上。

    “飞跃影视到底有什么能量?这都能查到?”

    办公室里,董评捏着手机来回踱步,额头上都冒了层冷汗。

    他原以为那几家公关公司手脚够干净,怎么才一天就被扒得底朝天?

    而正在他冥思苦想该怎么压下去时,办公室门“砰”地被推开,公关部主管慌慌张张跑进来,脸色发白。

    “董总!不好了!《满江红》又出大麻烦了!”

    董评一愣,下意识问:“什么麻烦?历史错误那些压下去不就行了?用架空来解释啊!”

    主管摇了摇头,把手里的平板递过来,指着一条尾巴后面带着【爆】的微博热搜道:“不是!您看这个!”

    董评将头凑了过去。

    只见在屏幕上,一条带图的帖子转疯了!

    有人把《满江红》的海报P了图,标题上的“满江红”三个字竟然被改成了“半池绿”。

    下面还有一段配文:

    “片里历史错漏像‘半池浑水’,宣发错别字断句错像‘一池绿藻’,这电影名我觉得叫‘半池绿’更贴切!”

    更绝的是,下面还有人接茬道:“别说,‘半池绿’确实比原名更形象,剧情里的反转绕来绕去,跟池子里的水草似的缠人,历史细节糙得像绿藻挂壁,可不就是这味儿?”

    这条调侃瞬间传开!

    “半池绿”当即成了《满江红》的新外号,被许多网友疯狂调侃。

    董评看着那三个字,眼前一阵发黑。

    他原本只是想搞点小动作,反超《流浪地球2》票房而已,怎么就搞成了这种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