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常家好人 (第2/3页)
,你知情么?”
武家兵袖手旁观了一阵,冷眼看村民与二人争执,此时听到赵福生又喊了自己的名字,心中有些无奈,只好开口:
“自然知道的。”
“你们村劳壮力几何?烧这两车碳,要忙多久?”赵福生问他。
武家兵不明白她怎么问着问着,又将话题从武清郡常家的头人又扯回百里祠村里烧碳一事上了。
他脑海里急速思索,嘴里却道:
“一村人都上山砍木,大约要两个多月的时间了。”
武家兵看向陈多子等人,见他们对这些流程不熟,便解释:
“伐木要专门的人手,同时一些细枝碎叶要收出去的,再到送入窑洞、烧制、开窑及火候都有讲究,要烧制两车碳,两个月都算时间紧凑。”
最先说话的村民急忙点头:
“要熬过这时节,天气要暖和了,碳便没那么贵重了,所以还要赶时间。”
另一人也道:
“可老天爷也未必讲究,万一遇着刮风下雨的,那便不好弄了。”
余灵珠听到这里,也隐约明白赵福生问烧碳时长的缘故——无非就是想证明百里祠制碳不易,进城受了人抢夺。
“就算是碳难制,可是旁人取些又无所谓,眼光放长远一点,送些人情给守城的士兵、常家,岂不是结下人情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下回入城,是不是就有人照应了?”
三个村民听到这话有些愤怒,想要还嘴,赵福生立即提高音量:
“这两车碳,得上税吧?”
她的话恰到好处的将村民的怒火打断了。
武家兵吃惊的看了她一眼:
“是、是要上税。”
余灵珠愣了一下。
她将税赋忘了。
不过她进入镇魔司的时间长,收受税赋、供奉早成习惯,也并不觉得村民上税有何不妥。
“税赋几何?”赵福生问。
武家兵深深的看着她,说道:
“照规矩,常家贡五,镇魔司贡三,武清郡贡一……”
他说到这里,余灵珠顿时察觉不对劲儿了:
“这话说错了吧,这些税赋算下来已经去九成了,那岂不是只剩了一成?”
赵福生笑而不语。
武家兵低下头。
余灵珠脸上的得色逐渐隐匿,她的嘴角僵硬,无力再上扬,本能的看向赵福生。
赵福生只好道:
“哪有一成?进城的士兵、常家的家仆不是还要再抢一些吗?”
“……”余灵珠张了张嘴,这一次她再说不出话来了。
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你。”她指向了第三个从头到尾没吱声的村民,此人看起来老实巴交,沉默寡言,不像是会撒谎的人:
“你说他们讲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是、是真的。”
那人被余灵珠一指,结结巴巴应了一声。
“当时,当时我们都很气愤,大家伙干了两个多月,家里婆娘、孩子等着张嘴。”村民道:
“我们是受村长嘱托,替代大家押送碳进城贩售——”
他紧张之下连话都说得不清不楚的,武家兵只好将话题接过来:
“大人,是这样的,我们此地进城来回要几个时辰,且进城要收税,人去多了不划算,便派了几个诚实可靠的人进城。”
“对对。”
第一个说话的村民道:
“这些碳也不是我们自己的,说好了要卖多少钱,这个铲点、那个铲点,到时能卖多少呢?回去后钱不够分,村里大家伙可能还以为我们私吞了,这不是平白找事儿吗?”
余灵珠心中一个‘咯噔’。
武少春看了她一眼,她脸色十分难看,像是心中窝了一把火,却没找到机会发泄。
“那既然是这样,常家收税这么高,如今进城遇上了还要再抢你们的东西,你们怎么还说常家是大大的好人?”
村民道:
“不是的、不是的。”他一手举着火把,另一只手拼命的摇摆:
“向大人供奉是对的,那是为了修来世的德。”
他说到此处,武家兵浑身一震。
这武村长正想出言喝斥村民,但见赵福生目光熠熠看他,眼里隐含威严,便索性将头一别,不出声了。
村民没察觉到暗流涌动,再说道:
“而且当时常老爷也没有真个抢我们的碳,那车里的奴仆抢的,那狗东西,他来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