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1990:从鲍家街开始 > 第540章 央视帮卖票?

第540章 央视帮卖票?

    第540章 央视帮卖票? (第1/3页)

    虽然今天的主题都是音乐,但是之后主持人还是介绍了周彦的其他身份,并且每介绍到一个身份的时候,都会介绍他的作品。

    因为最近《别让我走》真的很火,所以主持人也特别介绍了周彦的作家身份,并把新书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看到这里,褚长松笑道,“周老师的新书又上央视,这下销量会更好了吧。”

    “本来书就脱销了,这下好了,更买不到了。”

    “是啊,不过我们无所谓,反正都已经买到了。”

    他们后援会是直接跟书商们合作的,《别让我走》发单行本的时候,后援会直接进了几百本,现在他们后援会大部份人都有这本书,自然不担心买不到。

    “听说这本书销量都已经几百万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可能是真的,我表弟在上沪,说好多地方都买不到这本书了。”

    “是啊,我老家是庐州的,前两天打电话给我爸,他说他们班学生人手一本《别让我走》,说是生物老师推荐的。”

    “生物老师……倒是挺合理的。”

    “上次卖得这么好的书,我记得还是《废都》。”

    “《废都》好像都没有这么火,好多人买都是偷偷摸摸的。”

    《废都》当时的讨论度确实不如《别让我走》,当年《废都》被标记为黄色读物,所以许多人都是偷偷摸摸地去买书,甚至只去书摊买盗版,连正儿八经的书店都不去。

    另外,一些中学生更不敢买,因为被家长逮到就是一顿打。

    林娟在旁边听他们讨论,只是笑而不语。

    关于《别让我走》的销量,她知道一些,虽然不是很详细,但能够确定销量肯定没有几百万册,这也太夸张了。

    而之所以大家会有这种感觉,一方面是因为书刚出来就脱销,确实表现不错,另一方面也有盗版的功劳。

    《别让我走》的正版单行本还没有出来的时候,盗版就已经出来了,一些不规矩的盗版商直接用《十月》之前连载的第一部分充数。

    很多读者也没有细看,见到前面内容没错就买下了,等他们回家之后看了后面发现货不对板,再想回去找书贩子对峙,却发现已经找不到人了。

    之前中森明菜买的那一本,就是这种情况。

    而正版的单行本出来之后,盗版就更加猖獗了,而且此时的盗版很正规,甚至有部分盗版书的质量跟正版书已经相差无几。

    因为书卖得太好,甚至前几天,一些盗版商都来不及印。

    不过这几天情况好多了,因为进入的盗版商多了起来,大作坊小作坊一起印,至少现在盗版已经没有供不应求的情况。

    众人在讨论新书的时候,电视里面主持人的介绍已经结束,专题节目正式开始。

    “1973年,三岁半的周彦,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支竹笛,是他母亲送给他的礼物……”

    关于周彦的事迹,在座的人已经看过很多了,他们也都知道周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母亲学习竹笛,这事之前周彦就在采访里面提到过。

    但是这次节目很不同,竟然把时间精确到了三岁半。

    而随着旁白叙述,电视里面出现了一张彩色照片。

    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孩子,头上点了一个小红点,正拿着一支笛子装模作样地吹着。

    这是一支曲笛,很长,很大,握在一个三岁多的小朋友手上,更显得巨大,仿佛他手里拿的不是乐器,而是一根金箍棒。

    看到照片,众人发出惊呼。

    “这是周老师?”

    “哇,周老师小时候真可爱啊。”

    “真是从小帅到大的。”

    “羡慕啊,周老师三岁多就学竹笛,我三岁多还在玩泥巴。”

    “哎呀,我小时候根本没有照片。”

    小时候没照片,是很正常的,特别是这种生活照片。

    周彦这张照片拍于74年,那个时候彩色照片在城里面也是挺稀罕的玩意。

    寻常人想要拍,要去一些大照相馆,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