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世子稳重点 > 第八百三十九章 君臣问政

第八百三十九章 君臣问政

    第八百三十九章 君臣问政 (第1/3页)

    聪明人懂得进退。

    赵孝骞争位,章惇可以算是出力最大的功臣,二人之间属于同盟关系。

    赵孝骞要的是皇位,章惇要的是新政继续推行,新党继续存在,而他这个宰相,自然也要继续当下去。

    大家都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所以同盟成立。

    但同盟归同盟,章惇想要试探赵孝骞的心理底线,那是另一码事。

    不是说因为同盟我就要让着你,事事向你妥协。

    赵孝骞既然已代入了皇帝这个角色,那么看待章惇的目光就不再是同盟,而是君臣。

    你一个臣子,在皇帝面前玩这种心眼儿,你觉得合适吗?

    于是在被赵孝骞含蓄地打了脸后,章惇立马懂事了。

    事实上,他已试探出了赵孝骞的心理底线。

    尽管赵孝骞还没登基即位,可皇权这东西已成了他的逆鳞。

    比如册封功臣名单这件事,其实已算是章惇僭越了。

    你一个宰相,当着皇帝的面大肆册封党羽,屁股歪得这么彻底,居然还好意思把这份名单拿出来给皇帝看,是在把皇帝当傻子糊弄吗?

    赵孝骞不软不硬,话里已将这份名单彻底作废,并且提出了自己觉得应该封赏的人。

    值得玩味的是,赵孝骞亲自决定封赏的人里,有一大部分是燕云边军里的将领。

    这无疑是新朝的一个明显信号,皇帝要渐渐改变大宋重文轻武的国策,慢慢提拔武将和士卒的地位和待遇。

    一个怯懦,心虚,没有自信的帝王,才会如此害怕和提防武将和军队。

    赵孝骞不害怕,可以说,军队是他维护统治的基本盘,未来的岁月里,他还要靠军队北伐,灭亡辽夏,完成华夏统一。

    不把将士们的心焐热了,人家肯为你卖命吗?

    这便是赵孝骞决定封赏一大批武将的用意。

    别喊什么忠君报国的虚伪口号,当老板的直接上干货,要么给钱,要么给官职地位。

    至于章惇呈上来的册封名单,赵孝骞终究还是给了他面子,允许他挑十个新党朝臣出来册封。

    这是纯粹的人情,并不是说这十个人对他夺位成功做了多大的贡献,只是新老板刚上任,给手下的高管一个客气的见面礼,仅此而已。

    此举既维护了宰相的颜面,同时又敲打了他,恩威并施之下,章惇在散了朝会后才老老实实私下向赵孝骞主动道歉。

    赵孝骞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一脸的迷茫。

    彼此心里有数,这件事过去了,以后仍然可能还会产生矛盾。

    因为皇帝和宰相的关系,自古以来十分复杂。

    两者既要互相合作,维护共同的利益,又有明里暗里的争斗,为了权力,为了党羽,为了朝局平衡而冲突。

    当初赵煦尚在时,也经常与章惇争吵,二人闹得面红耳赤,赵煦几次生了罢相的念头,可为了朝局平衡还是忍了下来。

    赵孝骞的性格与赵煦不一样,他外表温和儒雅,但骨子里却更强势,将来即位后,他与章惇的矛盾恐怕会更激烈。

    既合作又对立的关系,赵孝骞自然也要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