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加封边帅 (第1/3页)
选秀充实后宫,是天家的规矩。
这一点上,赵孝骞当然不会立什么深情人设,义正严词说什么除了自家婆娘谁也不碰。
毕竟,自家婆娘都有七八个了,赵孝骞的深情比草还贱。
规矩是规矩,赵孝骞不反对。
人都当皇帝了,谁还会拒绝美色?
不过赵孝骞并不是很热衷,他与自己的几个婆娘都有一个相识相爱的过程,而选秀,却真的只能是脱了裤子办事,相比之下,再绝色的美人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副皮囊罢了。
论内心的感情,终究比不上自家的婆娘。
缺少了感情的滋养,剩下的只是纯粹的男女欲望了。
“但凡家世清白的官吏平民之女,皆可选入宫中,在皇后回京以前,礼部会拟出名册,只待呈给皇后批允……”
章惇突然加重了语气,道:“官家励精图治之余,不妨……嗯,多在后宫努力一下,最好能多诞下几位皇子,可定天下人心。”
赵孝骞一怔,然后幽幽地道:“子厚先生,朕把你当忠臣,你把朕当种马?生多少皇子是朕能决定的事儿吗?”
章惇毕竟也是有名的道德君子,说起皇帝的宫闱床笫之事,他很不习惯。
不自在地笑了笑,章惇道:“官家至少能决定一半,总之,帝王无子嗣的后果,官家想必最清楚,为了社稷长治久安,多诞皇子总是没错的。”
赵孝骞哂然道:“李渊也生了好几个,结果呢?依然是玄武门继承制,生那么多皇子真有用吗?”
章惇不由语滞,张了张嘴,发现自己无言可驳。
赵孝骞沉默半晌,道:“将来不管朕有多少个皇子,成年以后都不准留在汴京养尊处优,全部下放各地贫苦乡村劳作,体察民间疾苦,并且针对百姓的疾苦要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大宋皇帝不立嫡长而立贤,在朕这里已经开了头,那么,就把这个规矩一直传承下去吧,在朕之后,皇位唯贤者居之,不管排位顺序年龄长幼,诸皇子成年后,朕只观察他们的品性与能力。”
“谁适合当皇帝,朕说了算。”
章惇闻言一惊,这又是要打破祖制了?
赵孝骞见章惇欲言又止,想劝谏又不敢劝,他也不多解释。
华夏数千年来皇位传承,为何大多都以嫡长继承,而非立贤?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嫡长的排位顺序是明明白白看得见的,而“贤”这个字,却很抽象很笼统。
谁是贤,谁不贤,谁说了算?只要拉拢的势力够多够大,众口一词之下,哪怕是条狗,大家也会说它是条贤明的狗,有帝王气象,这跟谁说理去?
这便是自古以来为何只立嫡长不立贤的原因所在了,因为一旦立贤,反而会激起更大的动乱。
如何保证历代帝王立贤的皇子,是真正的贤明,而不是结党后人多势众的产物,这是个千古未能解决的问题。
赵孝骞目前也解决不了。
幸好他还年轻,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总有一日会想到解决的办法。
赵孝骞这时突然想到了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