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内阁前会 (第1/3页)
    自第一场瑞雪降下后,京师又接连下了几场大雪,随着冰雪逐渐消融,京师也到了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那是一种只有北方人能懂的冷,俗称化冻。
    消融的冰雪很快成了路面上的一层冰壳。
    与屋外凛冽的寒风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被地火龙烘烤的宛若暮春时节的内阁值庐。
    幽深的烟道起到了类似后世地暖的作用,内阁中的阁臣哪怕只着一件官服额头上依旧有些细汗。
    坐在值庐正中的严嵩见六部九卿相继到齐,这才开口。
    “君父的旨意各位都已然看过了吧。”
    “明岁要给东南的朱纨再募兵十万。”
    严嵩说完,目光便看向了一旁的徐阶。
    “子升怎么看此事?”
    经过了上次的事情,徐阶在严嵩的面前愈发谨慎了起来。
    “严阁老,君父既有旨意,我等遵旨随严阁老一起行事便是了。”
    徐阶的话说的滴水不漏,既照顾了严嵩也保证了嘉靖的旨意。
    只有严世蕃在一旁会意,佯装不悦的说道:“爹,户部哪还有银子?募兵十万,明年上半年夏粮抵京前,朝廷光军饷就要多支出二十五万两,这还不算军械甲胄,再这么增兵下去,大明又要添一九边了。”
    当然,严世蕃的不悦一半是装的,一半是真的不舍得。
    毕竟出海的蛋糕,严家也有份儿。
    户部尚书夏邦谟被晾在一边。
    不过夏邦谟也早就习惯了。
    纵然是历仕南北,胸中也有抱负,在多地都搞过鞭法。
    毕竟嘉靖这一朝的户部尚书,实际上就是一账房先生,真正的户部尚书是老道士本人。
    在内阁夏邦谟只能当个透明人。
    看着严世蕃的抠门样,严嵩面无表情开口道:“庆儿,前岁曾铣奏议河套,户部不是给西北留了六十万两银子吗?”
    “那六十万不都花了吗?”
    严嵩悠悠道:“当时内阁留了二十万,是给大同将士录功的,先拿出来。”
    经严嵩这么一说,六部尚书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内阁都把银子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