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高盛的收购 (第1/3页)
生意越做越大,把路给走宽了。
当范无眠得知,上个月内地和港城山贼王基金,外加搏时基金,单月总共募集到超过237亿人民币托管资金时候,他正感慨于短期内日子不会比现在更好过了。
意外又从高盛集团接到消息,说他们计划用25亿美元,收购自己手上的25%保尔森对冲基金股分。
也就是说,去年赚麻了的高盛集团,为保尔森对冲基金开出了整整100亿美元的估值,很有可能再通过协商,往上稍微涨一涨。
范无眠在听说这件事的第一时间,立马开始计算起这个报价是否合理。
目前保尔森对冲基金,总共打理着超过28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等到几支去年大涨的封闭基金接连到期,以现如今的收益来看,预计能赚到三四十亿美元,其中有四分之一可以被分到范无眠手上。
而假设一战成名的约翰·保尔森,未来能凭借超高人气,将基金规模维持在300亿美元以上,但其收益率不足以触发20%的超额业绩提成。
那么按照2%的常规管理费计算,这300亿美元一年能给公司带来6亿美元左右的毛利润,由于对冲基金公司管理团队规模小,大概能剩下5亿美元的税前净利润。
按照最低数字计算,假设封闭基金提前解散,事后范无眠应该拿到10亿美元的业绩提成,那么多出来的15亿美元,相当于提前套现未来好几年的分红。
对冲基金公司一般没有准确的市场估值,因为业绩变动实在太大了,也许某一段时间之内私募基金产品出现亏损,客户们就会大量流失,导致保尔森对冲基金规模缩水。
在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高盛集团开出的这个价格已经还不错,似乎对保尔森对冲基金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当范无眠给家族办公室的齐经理打去电话,对方也建议说:
“如果价格还不错,我觉得应该抓住机会卖掉,看情况可能是高盛集团存在着某些需求,比如试图跟保尔森对冲基金联手,从大客户手上榨取利润。”
“保尔森对冲基金在范先生你手上,管理规模可能只有二三百亿美元,到了高盛集团手上,总规模却有可能增加到五六百亿美元,人家在投行市场上积累那么多年,全球无数企业、富豪都是高盛的大客户。”
“虽然次贷市场还有机会继续下跌,金融危机的迹象也越来越明显,等到彻底榨干利润,那时再想快速卖出这25%的股份可能就困难了。”
“如果在手上持有两三年,反而可能会错过许多其他的投资机会,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市场上遍地都是便宜筹码,那时候手上握有大量现金的人,才过得最滋润”
范无眠听完,明显察觉齐经理语气激动,有点沉不住气了。
换个角度来看,手下高管们的利益,和他这个老板之间的利益,很多时候并不一致。
保尔森对冲基金赚了钱,跟家族办公室的这些高管们没有太大关系,但要是手握25亿美元对外投资,那么这些家族办公室的成员们,就能游刃有余对外重新配置资产,从中继续赚取巨额奖金了。
所以手底下高管们的声音要听,却也不能任由他们摆布,这需要范无眠自己权衡利弊,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上拍板做决定。
不过范无眠早就惦记着出售保尔森对冲基金股份,跟它的创始人约翰·保尔森话不投机,尿不到一个壶里,很难长期维持合伙人关系,只是高盛集团忽然主动提出收购,有点打乱他之前的计划了。
深感纠结之余,范无眠接着开口说道:
“我明白接下来持有现金的重要性,实际上本来就准备过几个月再套现这批股份。”
“可能是之前我评估保尔森对冲基金估值的消息,传到了高盛集团那边了吧,华尔街果然藏不住秘密,被人看出了我有出售的意愿。”
“我也倾向于套现,问题是25亿美元这个数字让我有点头疼了,毕竟保尔森对冲基金的业绩还在增加,要是等年底再交易,也许一次性就能拿到15亿美元左右的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