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第2/3页)
捐监,都是要花钱的。如果把公费也算上的话,南洋额外优待进来的学生也是付了钱的,国姓付的钱。另外各国选来的留学生,也是各国交各国的学费,和国姓一样。区别在于,国姓交银子,能参加正规的科举,毕竟是国民。朝贡来的不算国民,所以参加不了我们的科举。”
【呜呜呜~我作为外国人受到歧视了吗】
“严格来说其实没有把罗马当外人?”虽然实际上没有遇见过,但朝廷也不是完全不接受归化入籍。虽然条件很苛刻,还需要礼部尚书本人签字盖章,但偶尔还是有朝鲜人、琉球人归化进来的。罗马人其实也可以归化进来,近来随着罗马帝国日渐走上“要完”道路,商洛偶尔也能看到有罗马人从身边路过。
不过,还没听过有让罗马人系统性入籍的事。因为每个人都要单独审查——当然,麻烦的只是入籍。因为入籍和科举有关。在科举共和制的根本国策之下,科举比什么都重要。但如果不参加科举,只是居留工作的话,朝鲜还有琉球的许多百货公司的职员,他们都可以比较简单地居住生活,只要有公司招聘他们就行。
比如法厄同一开始从这个途径获得暂时了居留权。
【我看你们学校的公告他们在论坛上有贴出来。哇,今年你们学校优贡生还是没有招满诶。】
“那不是某位圣天子皇帝陛下要拉我进来填坑吗.”商洛摇了摇头,“本来我打算自己选的。但他一定要求我去国子监,那我就去吧。我早就知道肯定招不满啦,因为就统考的报考难度而言,国子监的性价比太低了,同等分数的南京大学绝对是更好的选择。除了免费之外,报考国子监就没什么优势,但这年头大家真不缺这点学费,缺学费的人上了国子监反而更没办法挣到钱了。”
这是商洛碰到的,和“故乡”最大的区别。由于教育资源极大地丰富,人口又只有8亿接近9亿,再加上多年持续的低生育率,实际上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