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坐地分赃(上) (第2/3页)
的俄国正在面临空前的压力,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战争的影响却依旧在持续。
俄国重要的税源地波兰、乌克兰、南俄、高加索地区在此前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损失。
财政赤字、债务爆表,就连经济基础都遭到了破坏,更要命的是这些地区起义仅仅是遭到了镇压,并没有斩草除根,甚至还有一些妥协的痕迹。
最要命的还要说巴尔干地区,这里非但没能给俄国创造任何收益,反而如一个无底洞般吞噬着俄国的资金和兵力。
尼古拉一世都快忘了自己是第几次向巴尔干地区增兵了,但敌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是越打越多。
巴尔干山区复杂的地形更是将俄国脆弱的补给能力暴露无遗,大量俄军士兵为了吃饱饭不得不把军需卖给巴尔干地区的叛军,甚至有些人直接加入到了叛军之中或是选择逃亡成了山里的匪徒反过来威胁俄军的补给线。
奥斯曼人虎视眈眈,英国人也不希望俄国在巴尔干站稳脚跟,虽然俄国方面没有直接证据,但很多人都猜测巴尔干地区的叛乱与英国人脱不开关系。
这种指控当然不是子虚乌有,毕竟英国人这样做的成本要比直接出兵成本低得多。
此时的英国同样需要休养生息,煽动叛乱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英国人向巴尔干地区运进一万英镑的军火,至少能掀起几十万英镑才能策划起的叛乱,而俄国至少要花上百万才能平定。
英国人不会做的太明显,不过他们也不怕俄国人发现,毕竟理由多的是,甚至还可以美化这种行为。
要知道此时英国可是世界的灯塔
对于奥地利帝国发起的远征,英国人是有些不满的,因为奥地利帝国邀请了太多国家参战,这将直接导致僧多粥少的问题。
哪怕是列强也不可能不让这些小国喝汤,此时这些小国中大多数都是奥地利帝国的拥趸,战后划分利益时英国恐怕很难拿到自己想要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英国人也不能明着去帮马达加斯加,不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