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假想敌(下) (第3/3页)
在军队中的声望非常高,所以大多数人对他的发言都没有任何质疑。只是有人感到不满。
“仗都让我们打了,要俄国人干嘛?”
“没有俄国人,没人会和我们谈判的。”
弗兰茨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仅凭奥地利帝国的体量还不够让对手屈服。
“可这些事情都是俄国人搞出来的,凭什么我们要替他们打仗?”
弗兰茨无奈地叹了口气。
“所以我们正在极力避免战争。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让大家有一个心理准备,我们的对手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所以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遵命!”
其实弗兰茨没说的是,他正在为未来做准备。真正的世界大战早晚会发生,此时不过是一次预演而已。
而对于未来有可能发生的近东战争,弗兰茨其实已经有了一整套计划流程,但他不敢此时就说出去,万一走漏的风声很有可能会遭到针对。
其次弗兰茨也需要放出一些烟雾弹,让人看起来像是一个习得性无助的小学生一般,这样才能尽可能多地获得机会。
当然只有强国才能这么干,弱国没那个实力,别人也不信,而且示弱的行为很有可能遭致更大的灾难。
不过此时的奥地利帝国不会真的有人敢把它当成弱国对待,最多只会当弗兰茨这个皇帝在疑神疑鬼而已。
近代圣地之争的起源是法国和奥斯曼1740年签订的《卡皮图拉西翁条约》,以及俄国和奥斯曼帝国1774年签订的《库楚克—凯那尔吉和约》。
《卡皮图拉西翁条约》确认了法国对奥斯曼帝国境内天主教徒的传统保护权,并赋予了天主教修道士在圣地(尤其是耶路撒冷圣墓教堂和伯利恒圣诞教堂)的某些权利、特权和对某些圣地的管辖权,包括修缮权和仪式上的优先权。
而《库楚克—凯那尔吉和约》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沙皇是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东正教徒的保护者,但它确实赋予了俄国教会很多权利,包括建造教堂,甚至是向苏丹提出“善意干预”的权利。
几代沙皇也一直很善用自己手中的这份权利.
月末了,求点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