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旧瓶装新酒 (第1/3页)
此时的美国人正在开始反击,美国的政客也喜欢将欧洲称为“老欧洲”、“旧大陆”,而美国则是代表了“新大陆”、“新秩序”。
1853年3月4日,在这种思潮之下,富兰克林·皮尔斯,这位“美国青年”再次赢得了胜利。
虽然之前美国遭遇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失败,但美国总体来讲依然处于一个高速上升期,毕竟他们也获得了很多成功,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稳中向好。
也正是因为这些失败,所以美国人更加期待一位年富力强的总统,相比之前那些老态龙钟的总统,不到五十岁的富兰克林·皮尔斯真可谓是年轻有为。
所以作为黑马的富兰克林·皮尔斯甚至比历史上赢得更漂亮,他的当选某种意义上也加速了辉格党的解散。
林肯还给他写了一封不咸不淡的信:
“皮尔斯先生,您赢了。
这并不令人意外,民主党人这些年总能团结一心。对我们辉格党来说,这无疑是一次令人沮丧的失利。
斯科特将军尽力了,但我们显然未能说服选民。
但说实话,我对民主党内部那些扩张奴隶制和鼓吹激进思想的声音感到担忧。愿上帝保佑这个国家,让理智与节制之声能盖过那些分裂的喧嚣。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稳健的领导,而非冒险的扩张.”
富兰克林·皮尔斯,被人称为“勇敢的缅因州小伙”,民主党也声称他是战争英雄,但实际上他并未取得什么功绩,在之前的美墨战争中如果不是跑得快早就成了奥地利帝国的俘虏。
然而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奇妙,他仅仅靠着长相和对外扩张的口号就赢得了大选。
富兰克林·皮尔斯在美国的历史上评价并不高,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野心,实际上他相当渴望证明自己。
不过富兰克林·皮尔斯的运气也确实不那么好,他刚刚当选就收到了自己长子死于火车事故的噩耗。
“先生们!古巴是联邦的天然延伸,它便是美利坚的天命!我希望它也能成为解决我国内部顽疾的良药!
有人说我们应该满足于当下,满足于十三个法兰西的面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