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46章 旧瓶装新酒

第46章 旧瓶装新酒

    第46章 旧瓶装新酒 (第3/3页)

吐量毕竟有限,而且帝国政府进行救援的前提是有能力安置这些难民,并且符合奥地利帝国发展的需要。

    毕竟盲目的接纳难民对于帝国的国民和那些受到救助的难民来说都是不负责的做法,如果难民问题处理不好很容易激化出新的矛盾和惨剧。

    以上仅针对青壮年,这并不是弗兰茨不想要劳动力。

    廉价劳动力通常情况下对于哪个国家来说都很重要,但对此时的奥地利帝国并非如此。而且那些轻壮是廉价劳动力的同时也可能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尤其是在他们找不到工作无所事事之时,又或者是他们养活不起老婆孩子,甚至自己的时候。

    儿童和妇女则是无所谓,毕竟这些人十分容易同化。至于老人,能在爱尔兰大饥荒中存活下来,并且能活着漂洋过海到奥地利的老人基本都可以算是祥瑞了。

    弗兰茨并不介意用点小钱来买这份名声,皇室和教会也都愿意为此买单。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爱尔兰人在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中口碑不佳。

    首先便是语言问题,他们几乎和所有的奥地利帝国民族无法交流。本身语言不通,再加上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不同,双方很难理解。

    在奥地利帝国对皇室的认同是高于政府和宗教的,这对爱尔兰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们对奥地利帝国和哈布斯堡皇室并无好感,甚至觉得奥地利帝国和英国政府没两样,不过是想利用他们而已。

    这在奥地利人看来爱尔兰人是妥妥的反贼,再加上爱尔兰的结社传统导致殖民地的安全部门整天盯着爱尔兰人不放。

    其次,爱尔兰人相对好斗,这在英国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毕竟不敢抗争的人早就被殖民者消灭干净了。

    但在施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奥地利帝国殖民地,他们就是一群刺头儿。而且英国人为了恶心奥地利帝国和罗马教会也特意挑选了一些罪犯和行为不端之人优先送上奥地利帝国的救援船。

    除此之外一部分爱尔兰人还有一种奇怪的自豪感,他们认为自己是大英帝国的一份子,所以可以理所当然地歧视奥地利帝国的其他民族,这就更加重了奥地利人对其的恶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