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鼠目寸光 (第1/3页)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时的英国有四处战场,不过所有人都自动将阿根廷战场忽略了。
毕竟巴西实在算不上强国,而且英国在阿根廷也没有太多实质性利益。
现在英国的处境十分窘困,正如约翰·罗素所说即便是现在英国放弃一切全力支援印度殖民地也很有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然而没有印度却会让此时英国的整个殖民体系崩溃,堪比当年奥斯曼人攻破了君士坦丁堡。
可近东和北美的价值真的能与印度次大陆相比吗?印度可以链接远东地区的关键节点。
约翰·罗素不难看出戈登首相的犹豫。
“首相大人,这些年的发展已经证明北美有完全不输印度的潜力,我们完全可以在北美再造一个印度,我甚至可以断言未来的北美必将超过印度。
而且北美距离我国本土更近,语言、文化也更相近,更容易守卫,也更容易管理。
并不会出现印度那种烈焰滔天,我们却毫不知情的情况。”
约翰·罗素的这些话确实有一定道理,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事实,听得其他内阁成员们连连点头。
如果可以用印度换取北美绝对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交易,而且维持现状还能限制俄国。
俄国人始终都是英国的心头大患,尤其是如果英国失去了印度,而俄国占领了印度,那么整个世界的局势将会就此倒转。
对此英国还是十分恐惧的,约翰·罗素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不过此时戈登首相却问道。
“我们放弃了印度就能保住近东和北美吗?”
戈登首相的话将刚刚约翰·罗素编织的美梦顷刻撕得粉碎,现在他们并不是在规划未来英国的发展方向,而是为了保住英国的利益在做取舍。
毫无疑问戈登首相对自己的内阁造成了一万点暴击,整个白厅之内的气氛再度变得压抑。
人们只好将目光投向约翰·罗素勋爵。
“先生们,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我们在北美的进攻势如破竹!美国佬就要完蛋了。
我们已经攻占了波士顿,下一个就是纽约!然后便是华盛顿!
我们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放弃呢?
近东地区我们的防御也固若金汤,等到冬天到来俄国人别说发动进攻,就算是补给都会成为问题。
优势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为什么要放弃?”
平心而论约翰·罗素虽然是想说服内阁听从他的建议,但他说的可都是实话没有半点掺假。
北美方向英军确实势如破竹,美国人连一点反击能力都没有,一路上遇到的城市和军队都是望风而降。
近东地区虽说发生过几次所谓的大战,但对局势没有任何影响。尤其是英国海军的存在让俄军即便取胜能获得的战果也十分有限,还要为随时可能断掉的补给线而担心。
正如英国远征军指挥官所说的一样,在皇家海军进入黑海海峡那一刻,我们英国就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
这么看来似乎维持现状更加有利,至少这两场战争是相对可控的。
对美国的战争即便是只能收获五大湖地区,对于英国来说也是不亏。
乔治·维利尔斯说道。
“我同意罗素勋爵的说法。孤注一掷支援印度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半年时间可能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随后又有几人站了起来。
“我也同意。”
“同意。”
戈登首相却还不死心。
“那印度怎么办?就此放弃?我们英国这些年苦心经营的远东航线岂不是要前功尽弃?”
约翰·罗素长出了一口气。
“为今之计我们也只能相信查尔斯·坎宁总督了。”
一旁的乔治·维利尔斯也说道。
“也许真有奇迹也说不定。前些年我们不还战胜了一个人口更加庞大的帝国?
印度人的表现一直都很糟糕,实在不应该被高估。”
戈登立刻反驳道。
“上一次我们是在海上,这一次我们是在陆地上。我们根本不可能避开印度人的主力。”
“可这一次我们有二十几万人。”
在约翰·罗素的口中似乎印度方面爆发的起义也没什么,但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