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断头饭 (第2/3页)
出新的理由,并让尼古拉一世产生共鸣。
比如海盗这个词,虽说最早将英国人比作海盗的是奥地利人,但俄国人很快也喜欢上了这个词。
因为在俄国人看来英国人就是一群彻头彻尾的海盗,打起仗来只会耍流氓,不敢刚正面,只敢偷袭后方沿海地区和破坏补给线。
尼古拉一世有些后悔没早多修几条铁路,尤其是在乘坐过一次从圣彼得堡到塞瓦斯托波尔的火车之后,他就发觉铁路这东西太神奇了。
过去在皇村也有铁路,不过那比起交通工具对于沙皇一家来说更像是玩具。
虽说有不少人向尼古拉一世谏言修建铁路,他也同意,但他从未真正重视过铁路。
然而这趟过去需要数月时间的旅程,现在仅仅需要几天的时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就算是打死他,他也不会信的。
如果当初不是在众臣的劝诫下尼古拉一世害怕奥斯曼人会反过来突袭塞瓦斯托波尔,说不定此时他就在前线指挥大局了呢。
“哎。”
又是一声叹息,尼古拉一世明白是时候做出决定,他并不傻,他明白这场战争只靠俄国已经很难取得胜利了。
现在只有拉奥地利帝国入场才能破局
其实按照之前的约定奥地利帝国不参战也就不用分一杯羹,这样也方便弗兰茨给自己的国民一个交代。
毕竟按照弗兰茨的说法,他并不想破坏尼古拉一世心中东罗马帝国的神圣版图。
其实尼古拉一世心中也清楚奥地利帝国一方面是不想与俄国起摩擦,另一方面则是弗兰茨并不看好奥斯曼帝国的土地,认为其拥有的大多都是低价值的烂地。
而那唯一块不那么烂的地又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弗兰茨索性直接不掺和了。
本来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尼古拉一世也认可了,所以才会同意奥地利帝国可以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不参战。
毕竟从国家利益上考虑,无论怎么分都不合适,双方早晚都会因为各种问题起摩擦。
索性双方决定基于君主间的个人友谊达成了这个协议,毕竟奥地利帝国不参与也就没有分润的资格。
然而战争打到这种地步,尼古拉一世已经别无选择。如果奥地利帝国再不出兵,那么俄国可就要燃烧精血了。
尼古拉一世突然又开始自责起来,如果他没有一意孤行,而是一开始就在主力军团集中在西线说不定此时已经兵临君士坦丁堡了。
又或者是将主力交给东线的帕斯凯维奇元帅,他推进速度应该会更快说不定可以在英国人抵达黑海海峡之前到达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罗曼诺夫家族千年的梦想和渴望。本来已经近在咫尺.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横亘在黑海海峡的英国皇家海军,都怪纳西莫夫那个懦夫。
“都是他的错!如果他没有丢失黑海海峡,英国皇家海军也不会进入黑海,现在俄国也不会失去黑海的制海权。”
尼古拉一世狠狠地捶打着桌子,目眦欲裂。此时俄军的一切症结所在就是因为失去了黑海的制海权,所以俄军才会进退失据。
现在要打破这种局面就要拿回黑海的制海权,他突然想起了弗兰茨送来的秘密武器。
其实尼古拉一世是真不想用这个,他还是比较重感情的。不过能多取得一些优势便能在日后多分得一些利润,而且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英国人逼的。
纳西莫夫自然知道尼古拉一世所谓的底牌是什么,老实说他也对这张底牌爱不释手。
不过没有办法尼古拉一世已经下了死命令,之后的战斗不光关系到他,也关系到整个黑海舰队的所有人,甚至整场战争的胜负。
事实上此时的情况对于黑海舰队来说极为不利,因为纳西莫夫只是与英国海军进行短暂的接触,他就已经为英国人的炮术和操船技术所折服。
纳西莫夫明白自己的黑海舰队与英国皇家海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所以他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收缩防守。
纳西莫夫决定退回峡湾之内,依托有利地形和陆地炮台进行防守。这种选择理论上讲没有任何问题,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应对策略,最为稳妥的方式。
然而这毕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